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体系的技术成熟度与应用情况如图 3 所示 。
①在外建安全防护方面 , 防护类技术的成熟度较高 , 市场应用水平也较高 , 如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网络隔离和应用程序白名单等;但外建安全防护产品在工业场景兼容性、协议支持丰富度、智能化水平和可视化水平程度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技术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基于指纹匹配的资产识别、基于漏洞库的风险关联、威胁溯源等检测类和响应类技术方面尚存在不足 , 与国际工业互联网安全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 。
②在内嵌安全防护方面 , 我国在通信访问控制、通信和数据加密、身份识别等技术方面已取得一定突破 , 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工业系统整体兼容性不强、价格竞争优势不足等因素 , 市场应用水平整体偏低 。
文章图片
图 3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成熟度与应用情况
(五)安全人才结构布局不合理 , 人才核心竞争力不充分
网络安全实质上是攻击能力和防御能力的较量 , 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综合能力的比较 。 随着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日益突出 , 工业企业亟需持续提升安全能力 , 除了购买网络安全产品以获得安全能力外 , 还应通过培养网络安全人才、购买网络安全咨询服务来增强运维能力 , 弥补自身安全能力的不足 。 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的缺口较大 , 亟需具备网络安全技能且适应复杂工业场景的安全防护复合型人才;人才供需失衡使企业间的人才竞争加剧 , 人才储备无法适应未来发展的挑战 。
五、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发展的路径建议
文章图片
(一)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 , 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新发展格局
建议加强工业互联网管理体系建设 , 强化顶层设计 ,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 实施政策引导和配套 , 持续完善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 形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 强化“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的安全防护理念 , 及时制定工业大数据、工业云平台等新兴领域的安全管理政策体系和标准 , 规范和指导新安全技术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融合应用 。 注重政策落实效果 , 强化工业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并提升防护意识 , 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新发展格局 。
(二)强化科技创新与转化 , 促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科技创新是“十四五”时期的首要任务 , 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依托 , 也是网络安全的基础 。 建议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秉承创新发展理念 , 逐步建立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架构和标准 , 完成开放生态建设 , 打牢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
推荐阅读
- 隐私|用户隐私保护新境界,2021 vivo开发者大会将发布安全新动作
- 榜首|[原]K8s稳居容器榜首,Docker冲顶技术热词,微服务应用热度不减,2021云原生开发者现状
- 流程|HMS Core电商与游戏行业解决方案,全流程赋能开发者创新
- 技术|打造国产元宇宙基础设施,百度希壤向开发者正式开放
- 边玩|OPPO软件商店推出「边下边玩」能力,为开发者打造留量新体验
- Sreegs|前Tumblr开发者:苹果App Store审核过程令人困惑、随意
- 最新消息|WSATools重新上架微软商城 开发者已报告假冒应用问题
- 系统|开发者正研究在微软Surface Duo上移植Win11/10 ARM系统
- 月球|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元宇宙举办
- 创造者|中国 AI 即将迎来黄金十年,百度与超 400 万开发者共创 AI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