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刊|工赋开发者社区 |中国工程院院刊:《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发展态势及路径研究》( 九 )


优化产业生态环境 , 发挥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的引导与支持作用 , 拓宽企业在技术引进、投资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渠道 。 建议加快落实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对工业企业信息安全的有关要求 , 挖掘企业安全需求 , 激发市场活力 。 统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应用部署 , 增强上游技术研发与下游推广应用的协同互动效应 , 打造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
(四)维护供应链安全与稳定 , 加强协调、联合评估、风险预警等机制建设
近年来 , 随着逆全球化思潮和经济民族主义的涌起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 , 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 。 在大国博弈日益激烈、先进技术产业竞争态势加剧的背景下 , 加强供应链安全监管 , 建立全面的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
加强顶层设计 , 将供应链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整体框架 , 制定供应链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 , 加快出台工业互联网供应链安全领域的战略规划 。 加大落实力度 , 形成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 推动供应链安全管理标准制定向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 , 为相关部门和机构在识别、评估、减轻供应链风险方面提供依据 。
强化全球供应链系统风险识别与评估 , 建立全生命周期供应链风险管理制度 , 形成信息跟踪、风险识别、危机应对联动的管理体系 , 提升有关全球供应链风险的防控能力 。
开展供应链安全评估与审查 , 梳理工业领域的关键薄弱环节 , 对重点领域的工业基础供应链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管控 。 创建供应链风险评估共享服务 , 强化审查监管 , 建立适应性强、可持续和安全的供应链 。
(五)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 建立跨界安全人才培训教育体系
鼓励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业企业与安全企业加强合作 , 联合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学科建设 , 培养专业人才 , 促进该领域产业链、岗位链、教学链有机结合 。 多方整合优势资源 , 共建专业实验室、特色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基地 , 保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 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学科水平 , 批量培养具有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应用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 例如 , 安全企业和工业企业联合建立工控安全测试床和网络靶场 , 让学生开展虚拟化对抗 , 提高其实战性和实操性 。 支持从事工业互联网安全的企业设立相关教育培训机构 。 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人才缺口大 , 特别是防御型人才 , 通过社会力量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教育 , 是快速弥补人才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 加强财政资助力度 , 设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 , 依托重点创新课题 , 积极开展高端人才的培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