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比分钱还难,芯片业的痛并快乐者( 四 )


据悉 , 为了确保明年产能 , 部分中国台湾及美国 IC 设计厂于今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将订单移转回台湾地区的晶圆代工厂 , 但台湾晶圆代工厂产能本来就供不应求 , 不仅无法取得足够产能 , 订单持续回流会导致产能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 面对今年下半年及明年晶圆代工价格调涨也只能接受 。
03、 未来新厂产能
由于芯片产能严重不足 , 近一年来 , 全球多地都在兴建晶圆厂 。目前 , 全球正在新建 , 以及即将建设的晶圆厂 , 其产能最快也要到 2023 年才能释放出来 。
那么 , 未来几年全球的芯片产能会如何分布呢 ?IC Insights 给出了一份统计数据 , 内容是按地理区域划分  , 2020 年 12 月全球主要地区安装的晶圆产能 。数据显示 , 中国台湾安装的晶圆产能全球领先 , 市场份额高达 21.4%(8 英寸约当晶圆) , 排在第二位的是韩国 , 占全球晶圆产能的 20.4% ,  中国大陆占全球产能的 15.3% ,  虽然排在第四 , 但与排在第三的日本 (15.8%) 几乎持平 , 预计 2021 年中国大陆装机容量将超过日本 , 排在第五位的是北美 (12.6%) ,  第六位是欧洲 (5.7%) 。
IC Insights 认为 , 在预测期内 (2020-2025 年) , 北美的产能份额预计将下降 , 因为该地区的大型无晶圆厂供应商行业继续依赖代工厂 , 主要是台湾地区的代工厂 , 预计欧洲的产能份额也将继续缓慢萎缩 。
而中国大陆情况正相反  , IC Insights 认为这里将是唯一一个在 2020 至 2025 年期间份额增加的地区 (3.7 个百分点) 。虽然中国大陆主导的大型新 DRAM 和 NAND 晶圆厂的推出预期有所减弱 , 但未来几年 , 总部设在其他国家的 IC 制造商将有大量晶圆产能带入中国 , 同时 , 中国本土企业也在不断拓展晶圆产能 。
虽然这份数据只是 2020 年 12 月各地区晶圆产能的数据 , 但其充分体现了近几年全球晶圆产能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是传统三强地区 , 而排在第四的中国大陆成为了后起之秀 , 上升势头最为强劲 , 赶超日本不成问题 。而排在第五、第六的北美和欧洲 , 并没有任由中国大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 特别是近一年以来 , 动作频频 , 新建晶圆产能的计划和势头可与中国大陆匹敌 。
显然 , 中国大陆将是今后几年芯片产能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 ,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 , 再加上当下全球芯片缺货状况 , 使得晶圆厂建设的市场属性比例下降 , 继中国之后 , 美国、韩国和欧洲政府都在本地兴建晶圆厂方面不断出手 , 先后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计划 。这样 , 全球性的政府介入 , 给未来的新产能释放带来了诸多难以预测的因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