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比分钱还难,芯片业的痛并快乐者( 五 )


04、 隐忧
虽然芯片产能紧缺 , 但目前全球范围内兴建晶圆厂之风甚大 , 而当下芯片短缺状况也有泡沫成分 , 那就是重复下单 , 以及囤货 。在以上两方面的作用下  , 2023 年以后是否会出现芯片产能过剩的局面呢?这也是业界时常提出的问题 。
本周 , 摩根士丹利表示 , 整体半导体需求可能被高估了 , 已看到智能手机、电视及计算机芯片需求转弱  , LCD 驱动 IC、 利基型内存及智能手机传感器库存会有问题 , 预计台积电及力积电等晶圆代工厂 , 最快今年第 4 季会发生订单遭到削减 。
摩根士丹利认为 , 全球芯片封测 14% 产能位于马来西亚 , 尤其是德州仪器 (TI)、 意法半导体 (STM)、 安森美 (ON Semi) 及英飞凌 (Infineon) 等来自美欧 IDM 厂的产能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马来西亚封测工厂 6 月开始实施部分封锁  , 9 月为止的产能利用率平均仅 47% ,  导致下游厂商继续超额下订 PMIC、MOSFET 及 MCU  , 所以不断传出芯片短缺 , 一旦马来西亚解除封锁 , 全球汽车及服务器产能有望恢复 。
不过 , 摩根士丹利对半导体行业的预测经常被业内资深人士吐槽 , 因此 , 上述论述只是参考 。但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 或许相关晶圆代工厂被砍单的情况不会发生在今年 , 但随着半导体周期的推进 , 以及新晶圆厂产能的爆发 , 未来几年还是有隐忧的 。
【视点·观察|比分钱还难,芯片业的痛并快乐者】另外  , 2023 年以后 , 新产能陆续释放后 , 对晶圆厂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会大增 , 而半导体是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 , 今年产能不足 , 就引起了人才荒 , 而 2023 年以后 , 大量新晶圆厂需要更多的芯片制造人才 , 而两三年时间内是不可能培养出大批新人才的 。到时候 , 全球半导体业人才内卷状况恐怕会很凸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