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 碧空如洗 , 圆月高升 。 花好月圆人团聚 , 与远游在外的亲人共赏同一轮明月 , 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
2020年11月 , 嫦娥五号离开地球怀抱 , 开启月球之旅 。 23天后 , 返回器顺利回到地球 , 捎来月球的珍贵“特产”——月壤 。 时至今日 , 嫦娥五号的轨道器仍在浩瀚宇宙中飞行 。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的工程师们用书信的方式 , 诉说着对“游子”——嫦娥五号轨道器浓浓的思念 , 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 。
“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采集的月壤样本!”
文章图片
亲爱的“五妹”: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 每当抬头仰望天边那一轮圆月 , 总会想起你 , 如今 , 你的返回器已经安全回家 , 轨道器仍在飞向更加深邃的太空 。 你在月球上的每一分、每一秒 , 都在创造着新的历史 , 而我们 , 也无比骄傲地见证着历史 。
儿行千里母担忧 , 我们为你惊险的太空之旅捏一把汗 , 也为你不断传回的一条条捷报而欣喜和感动 。 月球太过遥远 , 且燃料有限 。 你的上升器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回到月球轨道 , 找到返回器 , 转移月壤 。 我们为你安排了一个助手——交会对接毫米波雷达 , 而这部雷达 , 正是这次交会对接的“神器” , 帮助你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外进行穿针引线般的交会对接 。 毫米波雷达由主机和应答机组成 , 分别安装在你的轨道器和上升器上 。 毫米波雷达既是“千里眼” , 也是“顺风耳” , 既提供超高精度多维测量信息 , 又可实现两器之间的相互通信 , 不断为导航制导控制分系统提供两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参数 , 直至轨道器上的对接机构捕获、锁定上升器 , 成功完成交会对接 。 这次任务你完成得非常出色 , 在短暂的时间里 , 你目不转睛 , 利用交会对接毫米波雷达提供的数据 , 最终实现了上升器与返回器的“万里相会” 。
可能在许多人眼里 , 交会对接已经是一项常规的太空动作 , 因为此前我国航天器在近地轨道进行过多次交会对接 , 多次优异的表现证明 , 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交会对接技术 。 但只有陪你一路走来的我们知道 , 这并不简单 。
这次交会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在月球轨道上无人交会对接 , 意义非凡 , 你要在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轨道完成自主交会对接 , 与近地轨道相比 , 各种地面测控导航辅助措施比较有限 , 交会对接毫米波雷达承担了空前的责任与压力 , 各项指标要求以及自主性可靠性要求也更高 。 为应对此次艰巨任务 , 工程师叔叔阿姨们完成了多项技术创新 , 攻克了测量通信一体化、近距离干涉测量、大宽角度高精度测量等众多关键技术 , 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 我国交会对接雷达的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the|美国人的“圣诞热情” 连奥密克戎也挡不住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