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惠志斌 :隐私计算是开启数据安全流通的“钥匙”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于25号举办了互联网之光博览会 。 值得关注的是 , 此次大会在保留传统特色论坛的基础上 , 还聚焦于开源生态、下一代互联网、数据与算法等网络技术新趋势 。
【技术|惠志斌 :隐私计算是开启数据安全流通的“钥匙”】事实上 , 伴随《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 , 数据已然成为网络安全行业年度热词 。 此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更是设立了“数据安全典型实践案例“奖项 , 让数据的安全之城成为各家所向之地 。
数据安全是什么?是用户隐私 , 是业务基石 , 亦是安全建设的关键环节 。 从数据存储、流通、处理到销毁 , 安全问题无处不在 。 而当传统IT架构被打破后 , 数据从数据中心走向云端、边缘后 , 勒索攻击、数据库泄露、敏感数据外泄事件更是不绝于耳 。
目前 , 针对数据安全的技术与产品不断涌现 , 包括传统的数据加密、脱敏、备份容灾、DLP , 以及愈加火热的数据治理、数据管控、基于数据安全的零信任解决方案、隐私计算等 。
显而易见 , 以隐私计算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践 , 接受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的现实挑战 。
数据安全的囚徒困境
个人有权维护自己的隐私数据安全 , 企业则需要基于用户数据开展业务和提供服务 。 纵然围绕数据的安全与隐私管控问题一直面临争议 , 但“个人最佳选择”(一味地拒绝提供数据) , 或是“企业最佳选择”(无限制地收集与处理数据) , 都不是数据时代里发展与安全的平衡点 。
当前 , 全球数据安全监管不断收紧 , 对企业数据处理活动施加了日益严苛的数据保护义务 , 强调遵循了“用户明确授权原则”和“最小化原则” , 这对传统的互联网和大数据商业模式构成了严峻挑战 。 为此 , 隐私计算脱颖而出 , 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行方向 。
隐私计算(Privacy-preserving computation) , 主要是在数据被使用时(处理)保护数据 , 实现在安全的数据处理、共享、跨境传输和分析 。 简单来说 , 通过技术路径实现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不透明、不泄露 , 也不能被计算方或者其他非授权方获取 。 目前 , 隐私计算的实现技术路径包括联邦学习、多方计算、可信计算、差分隐私、同态加密等 。 多个技术流派的交叉和发展 , 推动隐私计算的进一步实现 。 根据Gartner的预测 , 到2025年50%的大型企业机构将采用隐私增强计算来处理不可信环境或多方数据分析用例中的数据 。 彼时 , 数据孤岛不再存在 , 数据跨IT边界、跨系统、跨境应成为安全常态 , 一些依托于隐私计算的平台将充当数据交换与处理的媒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