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迪士尼太远了,中国Netflix们想先成为B站
_原题是:被视频网站联合声讨 , B站动了谁的奶酪?来源:冷水财经
文章图片
图1/10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Alex
来源:锐问 Record
B站6月26日刚过完12岁生日 。 当天直播活动中 , CEO陈睿围绕用户和UP主 , 公布B站作为一个内容社区的近况——“正式会员第12个月的留存率高于80%” 。
这正是其他视频网站羡慕的 , 也是它们光靠抢购版权内容没做到的 。 6月初那场口水仗 , 视频网站攻击B站和抖音二次创作侵权、内容低俗 , 也源于此 。
除非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和芒果TV播了热门影视剧和综艺节目 , 年轻人更愿意在B站和西瓜视频里消磨时间 。
文章图片
图2/10
截止2020年11月 , B站和西瓜视频的用户粘性更高 。 来源:开源证券
截至2020年11月 , 据QuestMobile数据 , 六大视频网站中 , B站人均单日使用次数最高 , 西瓜视频则人均单次使用时长最长 。 这两大视频平台的用户粘性更强 。
早几年 , 中国在线视频行业 , 各个玩家都梦想成为东方迪士尼 。 直到去年B站CEO陈睿才吐露了同样的野心 。 而从2018年起 , 视频网站们正在悄然变成B站 。 到了今年 , 这一转变更为明显 。
视频生意不好做
转变源自危机 。 在线视频行业又打起口水战 , 背后伴随激烈的市场竞争 。
6月初 , 修订的《著作权》正式实施之际 , 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 , 长视频控诉短视频二次创作侵权 。
腾讯视频负责人孙忠怀甚至将矛头指向观众 , “这两天朋友圈很多人都在发一个美剧叫《东城梦魇》 , 其实我就好奇 , 发朋友圈的人是都在家里装了HBO的有线电视吗?”
文章图片
图3/10
HBO独播电视剧《东城梦魇 Mare of Easttown》剧照
争论的本质是 , 视频网站辛苦花钱买来的版权剧 , 你在抖音、B站几分钟就看完了 , 很有可能不再掏钱去他们那里买会员看剧 , 等着分账的制作方也不开心 。 类似的架 , 过去半年里它们吵了四回 。
这更凸显视频网站们自身的困境 。 互联网传媒行业分析师裴培认为 , 视频平台自身才是最大的问题 , 而不是怪观众不成熟 , 怪监管尺度太严 , 怪资本太急功近利 。
十年烧了1000亿美元 , 中国在线视频行业里 , 百度、阿里和腾讯没能像Netflix一样 , 取代电视台 , 成为一个效率更高的影视剧分发渠道 。
甚至在视频网站花钱竞标版权内容、拍自制节目时 , 反倒是短视频们凭借算法推荐+强内容运营的打法 , 抢占了新的流量入口 。
此外 , 经历长达十多年发展 , 中国视频网站们仍处于巨额亏损 。 2019年腾讯视频亏损30亿元 。 去年爱奇艺净亏人民币70亿元 。
文章图片
图4/10
持续亏损中的爱奇艺来源:TigerTrade
起初 , 视频网站里还都是盗版电视剧和电影时 , 它们和如今的短视频平台一样 , 做的是流量生意 。 平台为你提供免费内容 , 除了带宽 , 几乎没什么成本 , 然后卖更多更贵的广告 。
2010年中国修正著作权法后 , 各家视频网站开始花钱抢优质版权剧 , 还自己制作 。 背靠互联网大公司的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的钱包更鼓 , 因此活了下来 。
可投资人不会长期容忍业务亏钱 。 这十年里 , 三大平台尝试让你为想看的影视剧付钱 , 包括单片付费和会员制 。
除了卖广告 , 还卖会员 , 这至今仍是三大视频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 。 但版权剧单集价格动辄上百万 , 依赖电视剧的视频网站们仍入不敷出 。
而且这两股现金流相互掣肘 。 对视频网站的用户来说 , 除了优质的电影和电视剧 , 吸引购买会员的最大卖点就是去广告 。 当一家视频网站会员数量增长 , 就会面临广告收入下滑 。
文章图片
图5/10
中国在线视频平台典型的营收结构来源:国元证券
面对上述困境 , 一种解决办法是想方设法让留存的正式会员花更多钱 。 要么直接涨价 , 要么在付费方式上做文章 。 可这么做又会造成用户流失 。
例如 , 古装剧《庆余年》热播时 , 爱奇艺与腾讯视频联手发明了“超前点播” 。 会员想提前观看更多内容 , 还需要3元点播一集 , 或者一次性付50元提前解锁 。 这一做法招致用户反感 。
最新的玩法是 , 除了选秀打投 , 现象级爆款剧中诞生的CP , 还能以演唱会、IP周边等形式 , 让会员粉丝“氪金” 。 结果 , 粉丝为了给偶像刷排名 , 购买实际并不需求的牛奶 , 甚至出现倾倒牛奶的浪费食品现象 , 触碰到监管红线 。
Netflix的视频生意被抄到国内后变了形 。
租碟片起家的Netflix全面转型线上 , 干掉了电视台这一分发渠道 , 直接面向用户分发影视剧 , 并凭借更好的产品服务和更便宜的价格 , 吸引更多人 , 最终成长为一个高效的全球渠道 。
进一步 , 它参与内容制作 , 推出只有在Netflix才能看的节目 , 增强渠道优势 , 并在产业链条上获得定价权 。
没有广告收入 。 没有游戏等衍生业务 。 凭借优质内容 , Netflix的全部收入来自用户订阅付费 。 这一商业模式被复制到全球后 , 用户还来自全球 , 不局限于北美 。
照此看 , 中国目前还是没有一个视频网站的商业模式能向它靠拢 。
文章图片
图6/10
去年Netflix现金流转正来源:TigerTrade
尽管2020年Netflix实现了现金流转正 , 但它和中国视频网站们面临类似的困境 。
在海外市场 , 从去年起 , 在致股东信中 , Netflix也将海外版抖音TikTok视为对手 , 推出短视频应用Fast Laugh 。
同时 , 虽然拥有更高粘性的付费用户 , 面对高昂的内容制作成本 , Disney+等诸多老牌制作方强势抢夺北美存量用户 , Netflix一面国际化扩张 , 也要一面尝试更多赚钱的途径 。 比如 , 去年6月在Netflix Shop里卖影视剧周边 。
B站早被巨头们盯上了
B站2018年3月美股上市当天遭遇破发 。 但半年后 , 腾讯和阿里两大巨头争相投资它 , 迅速推高了股价 。
文娱领域 , 腾讯和阿里继续互相遏制 。 B站去年4月也引入索尼这一大股东 , 来牵制巨头的势力 。
文章图片
图7/10
B站持股比例排名前十的股东来源:TigerTrade
这场博弈中 , 腾讯泛娱乐战略中的腾讯视频 , 阿里大文娱旗下的优酷也都曾各自根据处境 , 调整战术 , 但成效有限 。
错失将微信公众号生态视频化的最好时机后 , 腾讯2018年进行了930重组 , 想要找回自己内容+连接的最初梦想 , 做了微视和微信视频号 , 屡战屡败 。 截止去年6月 , 每个月刷微信视频号的人超过2亿 。
被阿里纳入麾下两年后 , 优酷曾像Netflix一样把自己视为一家高效的技术公司 。 它一面花精力改造后台 , 一面想办法节省成本 , 做内容业务强调数据结果 。
另外 , 从百度拆分出来 , 独立上市后 , 爱奇艺面临更多盈利压力 。 为了交出一份投资人满意的财报 , 它的探索始终围绕三点展开:如何降低内容成本 , 如何提升非广告收入 , 如何降低带宽成本 。
直到2020年 , 短视频作为互联网唯一还增长的领域 , 吸引更多注意力时 , 视频网站们却瞄准了B站 。 继续短视频后 , 所谓“中视频”又成为新的细分的竞争领域 。
2020年4月 , 爱奇艺上线随刻版App对标YouTube , 10月 , 微信开放视频号时长限制至15或30分钟 。 另外 , 微博、小红书、知乎也都相继启动了自家的视频号计划 。
成了靶子后 , B站CEO陈睿曾在季度财报会议上说 ,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中视频这个提法 , 视频长短并不是用户选择的原因 , 难的是让用户喜欢 。 ”
B站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来自其内容生态和用户粘性——喜好不同的年轻人涌入这一社区 , 参与创作或者搬运视频和弹幕 , 为网络流行文化贡献更多的梗 。 他们还愿意为喜欢的动漫和影视剧掏钱买会员 , 支持喜欢的up主接广告“恰饭” 。
文章图片
图8/10
B站的内容体系
尽管各自手握的资源不尽相同 , 百度有搜索数据 , 腾讯有社交数据 , 阿里有买卖数据 , 但三大视频平台又都想到一处去了——
它们都想凭借拿版权和自制内容的能力 , 它们正在通过中、短视频产品 , 形成社区 , 把这些碎片流量从B站和抖音手里夺回来 。
去年西瓜视频花大价钱撬走B站财经Up主时 , 可能忽视了B站的另一大竞争对手腾讯 。
腾讯视频被划入任宇昕所执掌的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后 , 2019 年底 , 腾讯视频酝酿一个向“Netflix + YouTube”转型计划 。 去年 , 宏大的计划变得具体了一些 。
一方面 , 视频网站本身积累超级IP , 试图成为中国迪士尼;另一方面 , 以往按频道划分视频内容的框架 , 被一个类似B站的内容体系取代——将 PGC、UGC、PUGC内容按个性化推荐;建立一个创作者账号生态体系 。
中国在线视频市场里 , 人人都想成为迪士尼之前 , 人人又想先成为B站 。
其他视频平台想在短时间内轻松超越它 , 并不容易 。 可B站也不是无懈可击 。
除了被其他视频平台花高价撬走 , B站头部Up主不断陷入负面舆论 , 从诈捐到厌女 , 直接影响B站砸钱、花精力营造的品牌口碑 , 进而让人不想看B站 , 广告主不想投放 。
另外 , 作为上市公司 , B站还有赚钱压力 , 要找到游戏联运之外的第二条收入增长曲线 。
对标B站、西瓜视频这类所谓的中视频 , 三大视频平台则面临认知转变 。
中、短视频背后的逻辑是人 , 是网红和网红经纪(MCN)的急速成长和商业价值 , 而不是把视频剪短 , 然后全站导入流量 。
一样的最终幻想 , 谁能先实现?
如果你想投资中国娱乐业 , 关键就是找出谁最有可能成为最后的大玩家 。
因为娱乐业制作研发周期长 , 毛利低 , 产品复制成本低 , 谁做的越多 , 就可能就做得越好 , 很容易出现几家巨头 , 小公司围绕巨头形成联盟的市场格局 。
文章图片
图9/10
去年 , B站CEO陈睿对外袒露了自己的野心 , 不止是线上 , B站最终会成为一家文化品牌公司 , 就像迪士尼那样 , 从一家动画或者电影公司成长起来 。
成为中国迪士尼 , 也是腾讯泛娱乐、阿里大文娱还有爱奇艺的未来规划 , 还包括坐拥今日头条和抖音的字节跳动 。
流量池里 , 凭借产品、服务和运营策略 , 贴身肉搏之外 , 这些视频平台还有资本工具 , 能从外围包抄 , 为公司更多元化的长期业务找来一条捷径 , 甚至改变市场格局 。
2018 年起 , 腾讯在文化娱乐领域的投资数量增多 。 到2019年 , 谈了快十年 , 从动漫起家的泛娱乐战略 , 终于在内部搭建起一条基于IP的产业链——阅文集团、腾讯动漫孵化IP , 腾讯动漫、腾讯视频制作和分发内容 , 腾讯游戏、腾讯影业、腾讯电竞来变现 。
游戏、动漫和音乐 , 是腾讯去年在文娱领域的投资布局重点 。
另外 , 有一点值得留意 , 2020年 , 腾讯投资了16家在海外的文娱类公司 , 其中印度2家 , 美国4家 , 日本有3家 。 中国市场用户增长触及天花板之后 , 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已经开始国际扩张 。
字节跳动挑战腾讯的野心则很明显 , 逐步布局出一个类似的IP产业链 。
尽管它还没能打造出一款能够变现的游戏 , 但它基于主打免费阅读模式的番茄小说和买来的网文平台孵化IP , 然后在抖音和西瓜视频完成内容的制作和分发 。
2020年5月 , B站市值超过百亿美金之际 , 陈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我们未来三年核心战略 , 一是内容生态 , 二是产业布局 。 我们垂直做了动漫和电竞 , 水平做了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大会员、直播、电商、线下活动 。 ”
过去5年 , B站对外投资遵循类似的策略 。 而针对Up主频繁被挖走 , B站去年一口气入股多家短视频艺人经纪(MCN)公司 , 包括青藤文化、无锋科技等 。
阿里继续在这样一个影响力巨大的行业里卡位 , 保证前几名的视频平台里有自己的身影 。 阿里去年4起投资中有3家是影视相关公司 。 其中 , 最受瞩目的一起 , 则是以62亿元受让芒果超媒5.26%股份 , 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
掉队的百度 , 布局文娱行业时也显得有点慢 。 除了继续增持爱奇艺 , 它花36亿美元买下了欢聚集团的YY直播 。 去年 , 在中国直播市场 , 斗鱼和虎牙正式合并之后 , 拿下近80%份额 , 没剩下多少发展空间 。
另外 , 科技大公司雄厚的资本实力 , 还渗透进了主流玩家的内部 。 阿里和腾讯的投资军备竞赛还在持续 。 这也可能影响在线视频行业的竞争格局 。 比如 , 腾讯投资B站和快手 , 阿里手里有优酷和芒果TV 。
文章图片
图10/10
迪士尼的产业链来源:中金公司
不管是自建 , 还是投资 , 最终打造出一条鼓励创意的娱乐内容生产流水线 , 是成为中国迪士尼的标志 。 它也是这门生意最诱人之处 , 环节之间能够对冲风险 , 不同的产品持续产生收益 。
参考:
《长视频战争:十年 1000 亿人民币 , 烧出了三家电视台》 , 晚点
《B站也想成为迪士尼》 , 锐问
【|成为迪士尼太远了,中国Netflix们想先成为B站】(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Insight|太卷了!太不容易了!
- Disney|光明日报评迪士尼凌晨数千人排队抢购玩偶:道理何在?
- 电子商务|员工抱怨亚马逊太冷酷:工伤后得不到赔偿 还不让休假
- IT|世卫组织:2022年或将成为新冠疫情危急阶段的终结
- realme|Counterpoint:realme 成为第三季度增长最快的 5G 智能手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