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县域电商发展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来源:经济参考报
_原题是:县域电商发展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近年来 , 电商产业加速赋能农业产业化、数字化发展 , 助力乡村振兴 。 商务部数据显示 , 2020年我国农村电商持续提质升级 , 电商兴农不断深入 , 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 , 同比增长8.9% 。 不少地区将电商产业视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 积极配套相关政策、设施 , 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
县域电商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 。 《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近日在多地采访了解到 , 部分县区电商产业仍受产品低质、人才不足、基建滞后等问题制约 , 运行状况不尽如人意 , 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
电商产业成助推乡村振兴“利器”
山西省阳曲县入选商务部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 该县自2017年发展电商产业以来 , 已经形成了以小米为核心的杂粮产业链 , 建立起县域公共品牌“首邑田园” , 2020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
“我们以电商发展为纽带 , 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消费的一条龙体系化服务 。 ”阳曲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何瑞峰介绍 , 在种植端 , 政府通过生产资料公司、惠农服务站等帮助农民提高产品质量 , 打造一个加工企业 , 解决农产品认证难题;此外 , 与高校合作打造品牌孵化中心 , 孵化农产品品牌 , 还积极与主流平台合作 , 开通主流电商平台10个以上 , 解决了线下体验销售问题 , 实现了品牌打造、线上线下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
阳曲县打造的电商品牌已经初具影响力 。 2020年 , 当地主要领导亲自代销“阳曲小米” , 在国家扶贫日 , 淘宝主播薇娅为“阳曲小米”代言 , 2万份小米5秒内售罄 。
何瑞峰表示 , 在“首邑田园”品牌的带动下 , 剔除气候、市场波动等因素 , 当地小米的收购价上升了至少1元 , 按去年全县2000万公斤的产量算 , 仅此一项就增收4000万元 , 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法宝 。
在山西省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 集农产品展示、仓储物流、线上销售、网红直播带货为一体的山西农谷电商直播基地已经建成 , 该基地与省内100余县的扶贫龙头企业和600余家中小微企业展开合作 , 集聚区域品牌、非遗产品2800余个 。
山西农谷直播基地负责人尹伟介绍:“基地将以培育优质农产品供、销产业链为抓手 , 打造‘仓储物流+电商直播基地’一体式产业园 , 有效促进省内‘特’‘优’农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 进入国内国际大市场 。 ”
部分电商服务中心利用率不高
采访人员在走访中也发现 , 一些地区在发展电商经济的过程中并不顺利 。
在贵州省某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 采访人员看到三楼的大平面内零星摆着一些当地开发的藕粉、面条等土特产 。 中心负责人陶传晟告诉采访人员 , 2019年10月以来 , 他们受县电商办委托运营这个中心 。 起初 , 该中心吸引孵化了10多家电商企业入驻 , 但现在基本都离开了 。
“有的搬走了 , 有的垮了 。 ”陶传晟说 , 闲置下来的办公室 , 被县里一些政府部门用作办公场地 , “中心对入驻企业实行了多项优惠政策 , 如免租金、提供培训等 , 但还是留不住人 。 ”
因未达到消防安全要求 , 山西省某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电商服务中心一度被责令停顿整改 , 采访人员在该中心恢复营业后看到 , 核心区域展示着当地特色农产品 , 并有专业人员进行讲解 。 而在工作区 , 工作人员却寥寥无几 , 一些人员甚至对“哪款产品畅销”“去年销售状况”等问题一无所知 。
采访人员还发现 , 一些斥资建设的电商服务中心已经成为供领导调研、媒体参观的“展区” , 平时人迹罕至 , 有人参观时才开门迎客 。
山西省兴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刘志成举例说 , 在2017年 , 当地电商园区的营业额达到峰值 , 突破了3000万元 , 但受人才流失和产品质量问题等因素影响 , 去年营业额已跌至不足1000万元 。
县域电商发展多重难题待解
采访人员通过调研发现 , 当前部分县区电商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 。
首先 , 产品低质低价 , 认证成本高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运营主任黄小华介绍说 , 当地农业生产存在产业化程度低、地域品牌影响力弱、深加工发展滞后等问题 , “产品大多都是初级农产品 , 附加值不高 。 如沃柑 , 单笔订单数量少 , 价值不高但重量大 , 物流成本高 , 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经济效益不明显 。 ”
河北省某电商企业一位负责人说:“有一年政府给我们推荐了上千种农产品 , 如大米、香油等 , 而产品合格率只有16.6% 。 ”
即便产品质量过关 , 认证价格高昂也是一大难题 。 采访人员在贵州省一个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增值服务表上看到 , 农产品要变成商品 , 商标注册、质检要上千元 , 然后需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 , 每一项都是10万元 , 这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 。
其次 , 人才流失严重 , 产品缺乏市场 。 刘志成认为 , 电商发展需要专业人才 , 而县城在吸引人才方面缺乏优势 。 即便摆出高薪价码 , 人才也很难长期留下 , “几年前曾出价50万元年薪聘请了专业运营人员 , 效果确实非常好 , 但没干了几年就走了 。 ”
刘志成说 , 当地也在花大力气培育本地人才 。 2015年至今 , 已花费超过200万元培训了60多位本地人才 , 但三分之二已流失 。
山西省某县一位分管电商产业的官员表示 , 长期以来 , 老百姓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商品经济意识匮乏 , 原始的以物换物交易仍然存在 , 本地各村农业发展缺乏规划 , 农产品少而杂 , 外地商户收购价值不大 , 本地缺少连接市场的经纪人 , 农产品商品转换率低 。
再次 , 上行产品不足 , 物流成本高 。 采访人员走访了解到 , 多数地区县乡级的物流体系已经建立 , 但和农村间充分贯通的“最后一公里”还未打通 。 “上行的农产品太少 。 ”河北省的这位电商企业负责人说 , 企业曾在10多个县整合‘四通一达’等上游企业的村级物流配送业务 , 帮助老百姓配送网购产品 , 并把农产品运出来 , “但亏损很严重 。 下行的时候还有些东西 , 上行东西太少 , 经常空车 , 导致物流成本贵 。 ”
黄小华表示 , 部分农村仓储物流发展滞后 , 一些乡镇没有配套建设冷链仓储物流 , 大量农产品均无法进行长期储存 , 制约农产品上行 。
集聚电商人才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 ,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 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够以及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是制约县域电商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 也有专家表示 , 专业人才的匮乏与前者相互制约 , 共同成为影响县域电商发展的主要原因 。 未来电商发展亟须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 集聚电商人才 。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吕建军认为 , 电商经济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契机 , 可按照“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的思路 , 打造若干支柱产业 , 提升产业规模化水平 , 并通过加强专业技术帮扶等方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 在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 , 引入龙头企业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 , 并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 , 使广大农民分享到产业收益 。 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 , 确保农产品质量 , 为农产品认证打通堵点 , 降低成本 。
多管齐下打造人才聚集地 。 刘志成建议 , 对于参与县域电商发展的重要岗位 , 可以设置最低服务期限 , 以保证核心团队的稳定性 。 河北省尚义县尚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薛平也指出 , 欠发达地区需与电商经济发达地区加强交流合作 , 定期组织实地调研学习或者线上交流 , 系统性学习对接市场、运营策划等能力 。 此外 , 政府也不能忽视对普通农民的培训 , 要宣传电商经济模式带来的便捷度和高收益 。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针对电商发展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 , 黄小华建议 , 要继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 , 打通“最后一公里” , 解决农产品上行困难的物理障碍 。 同时 ,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乡镇仓储冷链基地 , 为生鲜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物流配送支撑 , 还应规划设立县级物流园区 , 整合物流信息资源 , 为电商企业切实降低物流和仓储成本 , 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
【经济参考报|县域电商发展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本稿由采访人员解园、向定杰、雷嘉兴、高博、杜一方采写)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IT|报道称Polestar 4电动SUV将跟保时捷Macan电动版对标
- Disney|光明日报评迪士尼凌晨数千人排队抢购玩偶:道理何在?
- 机器|戴森达人学院 | 戴森HP09空气净化暖风扇测评报告
- 手表|采用美信光学传感器,豪鹏科技电池,GARMIN佳明VENU2手表拆解报告
- 硬件|日本要在十年内量产2nm?
- 末端|菜鸟发布2022物流科技十大趋势报告
- 人民日报|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