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 , 在重庆召开的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 , 腾讯云和生态伙伴慧眼科技联合打造的腾慧飞瞳AI质检仪正式发布 。 该产品针对目前3C零部件产品外观检测准确性差、效率低等难题 , 创造性的采用一站式智能化解决方案 , 突破制造业外观检测自动化的瓶颈问题 , 大幅提升检测效率 , 解放质检人力、优化成本 。
文章图片
腾讯云联合慧眼科技正式发布腾慧飞瞳AI质检仪
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腾慧飞瞳是融合了多项AI算法及工程创新的人工智能质检一体机产品 , 目前已经在富驰等3C电子客户成功应用 。 重庆发达的汽摩配、电子制造等优势产业为我们工业智能方案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 腾讯未来将结合企业需求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 为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 ”
【技术|腾讯云联合慧眼科技发布腾慧飞瞳AI质检仪,攻克质检自动化、智能化难题】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
在制造业产品生产过程中 , 往往会涉及多种检测和零部件识别应用 , 例如在3C产业 , 零部件产品种类众多、数量庞大、更新迭代快 , 且对外观检测准确性、灵活性、成本管控等有强烈需求 。 因此 , 成本高、效率低的传统人工检测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企业数字化的发展诉求 。 如何利用前沿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 , 提升整体质检效率 , 成为国内制造业企业的重要课题 。 腾慧飞瞳AI质检仪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应运而生 。
据了解 , 腾慧飞瞳AI质检仪搭载工业AI引擎 , 在技术上依托腾讯云及优图实验室的技术优势 , 创造性的设计了光度立体成像解决方案 , 实现了成像、检测、稳定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算法创新 。 在硬件上则凭借生态伙伴慧眼科技在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 针对性的实现了多维度硬件创新 , 保障设备平稳运行 。
文章图片
腾讯云AI研发总经理、腾讯优图实验室副总经理吴永坚
具体而言 , 从技术层面来讲 , 首先是成像 , 在3C零部件生产领域 , 实现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产品的质检自动化一直是业界难题 , 因其高反光特性 , 采用传统手段 , 产品的脏污、压伤等缺陷在成像后与正常反光亮印极为相似 , 人眼根本无法分辨 。 针对这一点 , 基于优图实验室的算法能力 , 腾讯云通过光度立体成像解决方案 , 从多角度刻画了缺陷和正常品的形态 , 有效解决了传统成像单一视角无法反映产品真实形态的问题 。 值得一提的是 , 专注于视觉技术研究与落地的腾讯优图实验室目前已经通过腾讯云输出超过30项AI解决方案 , 100+AI原子能力 。 同时 , 在多项国际顶级AI比赛中斩获赛道冠军 , 拥有超过1000件全球AI专利 。
其次是检测 , 在一个项目的启动阶段 , 产品早期样本数据严重不足 , 为了最大程度实现算法优化 , 腾讯云算法团队结合域适应迁移学习和缺陷生成技术 , 仅利用少量样本就可达到指标可用状态 , 并随着产品的生产过程不断迭代改进 , 全方位把控产品质量 。
在工业产品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 企业往往需要将算法部署到十多台机器 , 这就面临如何解决稳定性的巨大挑战 , 腾讯云算法团队则依托无监督校准匹配以及自动增强技术 , 使算法在多机台、多点位下对类似缺陷实现稳定检测 。 与此同时 , 为保障生产安全性 , 腾慧飞瞳AI质检仪通过腾讯云算法团队设计的差分比对模块 , 从算法的冗余性角度 , 保证了较大缺陷的零漏检 。
除了技术 , 从硬件层面来讲 , 腾慧飞瞳AI质检仪还充分发挥了腾讯云生态伙伴慧眼科技在机器视觉的行业应用经验 , 通过机器人可实现任意位置角度拍摄成像 , 灵活提取复杂零部件表面不同位置的缺陷细节 , 有效支持高速数据采集及检测 , 大幅提升质检效能 。
在算法、算力以及硬件等众多创新技术保障下 , 腾慧飞瞳AI质检仪不仅能够支持7*24小时连续稳定的高质量质检工作 , 还可进一步帮助制造业企业解放质检人力 , 优化成本 , 提升质检效率 。
借助前沿的AI能力 , 腾讯云和富驰高科在工业质检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 原来利用人工进行的质检工作 , 现在借助腾慧飞瞳AI质检仪仪仅需几秒就能完成对目标零件360度无死角的采图、分析、分类的工作 , 速度提升10倍 , 并且检测的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 。 根据测算 , 在10多台设备持续满载生产的情况下 , 项目可以每年为富驰节省人力成本数千万元 。
数字化时代 , 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基础 , 正在加快迈向智能制造时代 。 此次腾讯云推出腾慧飞瞳AI质检仪 , 将为制造企业的自动化质检提供有力支持 。 未来 , 腾讯云也将持续创新技术 , 加快对工业质检更多场景的创新开拓与落地应用 。 同时 , 积极整合腾讯生态、技术和资源能力等 , 携手合作伙伴共同为更多行业提供数字化能力 , 加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