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8月24日消息(采访人员周洪)栉风沐雨二十四载航天梦 , 笃定前行七十二星耀苍穹 。 创新一号卫星、神舟七号伴随卫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卫星、试验六号卫星……他走南闯北转战三大卫星发射场 , 敢想敢试勇闯通信、遥感和空间科学这些领域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朱振才 , 凭借在“小卫星”领域杰出贡献 , 曾得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突出贡献奖 , 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 , 更有四夺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奇迹 , 开创了中国小卫星事业的新局面 。
文章图片
2021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朱振才(央广网发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供图)
1997年 , 正在测试光学仪器的朱振才 , 接到通知参加科学院小卫星项目 。 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 , 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光电工程专业 , 34岁的朱振才已经在光电信息技术与器件领域崭露头角 。 功能密集、低成本、灵活发射的微小卫星彼时方兴未艾 , 中科院积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引领技术创新 , 决定研制一颗低轨微小通信卫星 。
他离开了熟悉的实验室 , 告别了殷切寄语的师长 , 加入到“创新一号”这支几乎是零基础的卫星团队 , 主动承担了技术难度最大的姿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 。 从研制光学传感器 , 转到利用传感器探测数据进行姿态控制 , 绝非一步之遥 , 他从零开始学 。 书籍全都读懂 , 公式推导出来 , 工程怎么干 , 还是毫无头绪 。 他列了长长的问题单子 , 逐一上门请教航天专家 。 2003年非典肆虐 , 同志们听说他还要去北京 , 进行磁强计标定 , 纷纷来劝他赶紧退票 。 他却坚定地说:“临门一脚 , 我们不能射偏 。 大家安心在家测试 , 我一个人去 , 不弄明白不回来 。 ”靠着这股子锲而不舍的劲儿 , 他采用新设计理念研发了主动磁控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技术 , 得到了航天老专家们的认同 。 2003年10月21日 , 这颗净重仅88千克、由中科院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颗低轨通信小卫星成功发射 。
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的神舟七号飞船 , 在轨释放了一颗40千克的伴随飞行小卫星 , 用CCD立体相机近距离、多角度给飞船“拍照” , 拍下了我国首张神舟飞船在浩瀚太空中飞行的画面 。 当时有西方军事专家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渲染神七的军事意图:“神七在执行太空任务的过程中与国际空间站擦肩而过 , 已经对国际空间站造成了威胁 。 ”
伴星的总设计师朱振才对此不以为然:“这不过是西方军事专家大肆炒作的中国太空威胁论 。 ”伴星的主要任务是为飞船和未来空间站的在轨故障诊断和安全保障奠定技术基础 。 为了满足国际航天公认中航天器间20千米的安全距离 , 朱振才领着大家搭建轨道动力学仿真模型 , 一遍遍比较计算结果 , 一次次核对物理参数 , 设计出了伴星与飞船的最优分离速度 。
航天员和飞船的安全高于一切 。 伴星是国内首次在空间应用锂离子电池 , 其安全性评估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 为了证明它不会对航天员和飞船带来危险 , 他们“百般折磨”电池 , 甚至不惜在实验室里将电池装在卫星中直接充爆!这段默默无声的“黑”视频 , 终于让一丝不苟的航天老总们一致同意:伴星可以随飞船上天 。
有了这次吃螃蟹的探索经历 , 锂离子电池已被国内卫星广泛应用 , 伴星威胁论也早被人遗忘 。 神七任务获得的五一劳动奖章被朱振才藏在最底层的抽屉里 , 鲜少与人提起 。
他敢想敢试 , 组织设计出神舟七号飞船在轨释放的伴星与飞船最佳的分离速度 , 在确保飞船和航天员安全前提下 , 拍下首张神舟飞船在太空中飞行画面 。 他主持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从3吨“大块头”精准定位减重至1.9吨 。 载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 将我国科学卫星承载能力提升至世界先进水平 。 CX-3号(创新三号)卫星 , 悟空号卫星 , 量子卫星 , SMILE卫星(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 , EP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 , 太极一号卫星 , 试验六号卫星 , 遥感三十号卫星等 ,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已发射的72颗卫星 , 几乎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
【伴星|2021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朱振才:“小卫星”创大未来】做国家人 , 担国家事 。 朱振才矢志不渝追逐着自己的航天强国梦 , 用青春培育出片片航天沃土 , 培养出多名航天新秀 , 矢志不渝践行强国梦 , 将“小卫星”事业创出了大未来 。
推荐阅读
- Google|谷歌暂缓2021年12月更新推送 调查Pixel 6遇到的掉线断连问题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殊荣|蝉联殊荣!数梦工场荣获DAMA2021数据治理三项大奖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