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 ,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约1731克月球样品安全返回 , 这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成功采集到月壤 。 这些来之不易的珍贵月壤如何使用 , 一直备受关注 。 今年7月12日 , 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 , 来自13所科研机构的31份样品借用申请获得通过 。 目前 , 第二批月球科研样品的申请正在进行中 , 月壤的科研样品是什么样子?哪些机构能够通过申请?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由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的承担单位——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 负责保管 。 第二批月球科研样品仍将采取开放式申请的模式进行发放 。 公众可通过访问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 , 进入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数据与样品发布系统 , 获取有关信息 , 进行科研样品申请 。
文章图片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 能够申请来做深入研究的样品至少是三种 , 一种样品是原始的 , 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月球的粉末样品 , 还有一种是我们已经挑选了里面的一些粗的颗粒 , 也是一些玄武岩的颗粒物质 。 另外一种就是我们已经把样品制好了 , 把它已经放在树脂里面固好了 , 然后把它磨出来一个平面 , 我们叫光片 。
光片就是一面被磨平并抛光过的岩石标本 , 便于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研究 , 这种样品可以减少实验对月壤的损耗 , 从而能够让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研究 。
文章图片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 样品的申请是对国内科学家和国内的研究单位公开的 , 要进行全面的评审和考核 , 申请样品的单位和个人有没有这个水平 , 有没有设备去做这个研究 , 最后根据大家的评估 , 才会把这个样品交给你去做研究 , 这个过程还是比较严格、比较科学的 。
据了解 , 第二批月球样品申请将于9月15日结束 。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 , 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 。 这些样品到底长啥样 , 它存放在什么地方?在获得许可之后 ,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独家进入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存放地 , 一起来看看这些珍贵的地外土壤 。
实验室需三人通过钥匙、密码和虹膜识别才能打开 。
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 保存月球样品的实验室被多项安全措施保护 。 打开实验室大门 , 需要三人同时在场 , 通过钥匙、密码和虹膜识别才可以打开 。
月球样品按不同获取方式进行编号
进入实验室 ,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按照不同的获取方式进行了编号 , 封存在玻璃瓶内 , 直观看上去月壤呈黑色 。 经过允许 , 科研人员让采访人员近距离接触了实验箱里的月壤样品 。
文章图片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李宁: 大家看到我手伸入实验箱比较困难 , 那是因为我们整个实验箱是充满了氮气 。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 , 这样就保证它和月壤接触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 同时也保证了实验环境的密闭状态 。
这个月壤样品可以看到一个代码:CE5C1000 。 前面的CE5就代表嫦娥五号 , C是代表它的取样方式 , 我们知道在嫦娥五号取样过程中 , 是有两种方式的 。 一种是铲取 , 也就是通过小铲子来取表面的样品 。 还有一种是钻取 , 去取月球更深层次的样品 。 C就代表它是铲取 , 后面数字就代表它的编码 。
【月球|神秘的月壤长啥样?记者揭秘】在这个铲取样品的下方就是钻取样品 , 可以看到上面有一个数字是第6段 , 当时我们在做钻取的时候一共是分成了11段 , 这一部分就是第6段取出的钻取样品 , 这是第11段 , 是钻取的最浅的一段 , 这个数字编排是倒着的 , 从浅往深依次是11、10、9直到1。
文章图片
在存放月球样品的实验室 , 不同的种类可以提供给不同研究方向的实验使用 , 将月壤损耗降到最低 。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 初始就10个瓶子 , 从10个瓶子里面还要分出很多样品来 , 每一个样品都编个号 , 现在颗粒有1000多个 。 现在可以供大家申请的样品有将近30个 , 包括颗粒、粉末、光片 。
李春来介绍 , 不同于地球表面的土壤 ,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月壤的颗粒都相对较小 , 目前 , 嫦娥五号采集的样品 , 平均粒径大概只有10微米 。
显微镜下 月壤颗粒呈彩色
乍看之下 , 这些珍贵的月壤和地球上的土没有多大区别 。 然而 , 事实果真是如此么?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月壤究竟是什么样子?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李宁: 这个就是用来展示的月壤样品 , 直观地看 , 它就是黑乎乎的一片 。 但是 , 如果我们把它放到一个高倍显微镜下 , 就会看到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
文章图片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 我们挑选了一些比较大的月球颗粒 , 一毫米以上的大颗粒我们挑选出来的时候 , 它的表面会沾满了细的月尘 , 这尘埃我们用酒精把它清洗下来 , 洗下来的尘埃 , 我们就作为收集样品 , 可以拿来做一些展示 。 在显微镜下放大了10倍以后 ,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颗粒的本身就不是这个黑色的了 , 不同的矿物就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 比如说黄绿色的 , 一般来讲是橄榄石 , 白色的一般是硅酸铁镁矿物 。
李春来说 , 通过这些发现 , 就可以初步判断 , 月球上曾经也有过像火山喷发的情况 。
文章图片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 我们的玄武岩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 我们的月海的岩石都是火山喷发产生的 , 就跟我们地球上的火山岩是一样的成因 。
通过对月壤中元素含量的研究 , 可以对未来月球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研究月球 了解地球的过去与将来
月球距离地球有38万公里 , 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历尽辛苦把月球的土取回来 , 究竟有什么用?他们又会进行怎样的研究呢?
关于月球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学说 , 很多科学家认为月球是45亿年前宇宙中发生的一次大碰撞而形成的 。 这种学说认为 , 在地球形成的早期 , 曾经有一颗星球撞击了地球 , 将地球的一部分撞了出去 , 相当多的碎石开始围绕地球运行 , 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月球 。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献华院士: 太阳系刚形成的时候是没有月球的 , 但是有原始地球 。 一个跟火星大小的星球撞击了原始地球 , 经过碰撞 , 好多东西甩出去了 , 形成了月球 , 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地月系统 。
文章图片
许多现象为碰撞说提供了佐证 , 科学家通过对阿波罗计划带回的月球样品分析 , 发现月球上有很多和地球上相似的元素 , 由此可见 , 月球很可能与地球同源 , 这就让对地球历史的研究变得有迹可循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献华院士: 研究地球本身是很困难的 , 因为地球太活跃了 , 所以把很多老的信息都抹掉了 , 所以地球上现在能看到最早的岩石是40亿年前 , 而40亿年前的岩石 , 在其他星球是很常见的 。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星球的研究来推断地球早期的样子 , 其他星球“死”掉了 , 地球的生命周期还有多少年?
文章图片
通过对月球的研究 , 不仅可以了解地球的过去 , 甚至还可以看到地球的未来 。 一个星球的质量越小 , 它的演化速度就越快 , 所以月球的演化速度比地球要快得多 。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 它的演化状态到现在和地球完全不一样 , 对地球以后演化的历史是不是有什么启示?我们地球是不是也在往这个方向演化?这都对我们后面地球演化趋势的认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
李春来介绍 ,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同样也对研究地球有着重要的意义 。
文章图片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 在月球和地球之间正好有个火星 , 火星的直径大概是地球的一半 , 而月球的直径又基本上是火星的一半 , 所以这三个球的演化历史 , 它的速率 , 它的体重或者它的体量就代表了不同的演化速度 , 相当于三个不同的化石 , 能够研究它们的不同演化阶段和演化历史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