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重点 , 就在于对算法的治理 。
文章图片
▲互联网具有天然的大众传播属性 , 一些更会涉及公众知情权、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方面问题 , 必须依法管理 。 资料图 。 图/unsplash
文 | 朱巍
近日 , 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意见稿)》(简称新规)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
与之前的相关立法集中在特殊行业、主体、行为或责任等方面不同 , 新规主要针对的是算法技术 , 重点在于界定算法主体责任范畴 。
因此 , 这部新法不仅是算法技术法治化进程的重要指引 , 而且还将成为配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其他法律在算法判定方面的解释与指南 。
文章图片
▲夯实平台履行主体责任 , 是网络法治化的必经之路 。 资料图 。 图/pexels
大数据时代
实际是“算法为王 , 数据次之”
当前 , 很多观点认为 , 大数据时代是“数据为王” , 但这种理解存在偏差 。
如果将数据比作是网络时代的石油 , 那么 , 算法就是将原油提炼出来的渠道 , 就是将成品油最终利用于汽车等工业产品的技术 。 算法新规 , 就是要确保加油过程的安全 , 确保这些易燃易爆油品不被坏人用作放火工具 , 确保每个加油站都应以安全优先 , 确保消费者获取油品价格、机会和渠道的公平性 。
从这个角度看 , 大数据时代实际是“算法为王 , 数据次之” 。
算法新规首次明确了算法安全主体责任 , 其中特别规定平台应“制定并公开算法推荐相关服务规则” , 这也是世界范围内首次明确平台对算法规则的公开制度 。
从性质上说 , 算法属于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 但从运作规则和表现方式上看 , 算法本质属于网络服务与行为规则 。 尤其是 , 互联网具有天然的大众传播属性 , 一些会涉及公众知情权、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方面问题 。
为此 , 新规对具有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 , 规定应依法进行安全评估和备案 。
而根据《网络安全法》 , 以及2018年国家网信办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具有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要求 , 算法纳入评估范围可能包括论坛、微博、短视频、直播、公众号等多类别产品和服务 。
文章图片
▲“算法为王”不能被滥用 , 商业道德和法律底线必须得到严格遵守 。 资料图 。 图/pexels
“揭开”技术面纱
新规对算法进行嵌入式监管
算法治理的难点 , 在于如何平衡自动化与人工干预之间的关系 。 为此 , 新规明确了算法干预的不同方面 。
首先 , 用户有权利关闭算法推荐模式 , 平台应为用户提供选择、删除或修改用户标签的渠道 。 新规出来后 , 将极大提升用户对互联网内容自主选择权利 , 也会在一定程度降低平台对用户精准广告、精准营销既得利益 。
对于算法推荐页面 , 新规也强化了生态管理 , 比如在热搜、榜单、弹窗、首页等区域应“积极呈现”主流价值导向内容 。 以后 , 热榜被“饭圈”等泛娱乐化霸占的局面 , 有望得到有效遏制 。
而且 , 新规对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大的算法保护 。 对孩子的特殊保护体现在反网络沉迷、禁止诱导孩子危险行为、禁止传播违反社会公德和不良嗜好的行为等方面 。 这些对算法干预新规 , 都是夯实平台履行主体责任的要求 , 是网络法治化的必经之路 。
从商业利益角度看 , “算法为王”不能被滥用 , 商业道德和法律底线必须得到严格遵守 。 新规再次明确“大数据杀熟”属于违法行为 , 这与即将生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保持一致 , 都是强调数据与算法 , 不能被当作不良平台“割韭菜”的工具 , 也不是利用用户自己的数据进行价格歧视的工具 。
在互联网市场竞争中 , “二选一”“自我优待”“流量造假”“流量劫持”等行为的背后都有算法影子 。 算法好比双刃剑 , 在促进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 , 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 。 特别是长期以来 , 算法一直被认定为技术和商业秘密 , 隐藏在不正当行为之后 。
而新规就是要“揭开”技术的面纱 , 做到全方位嵌入式监管 , 最大程度发挥互联网技术红利、减少技术糟粕 。
文章图片
▲法治化之下 , 平台想留住用户 , 获得更多流量 , 就在于鼓励创新 , 创作和传播具有积极社会价值的作品 。 资料图 。 图/pexels
算法也有价值观
【技术|治理算法,为互联网价值观纠偏 | 新京报专栏】不能游离于现实法治之外
根据用户网络行为数据分析 , 对应呈现的“数据画像”“兴趣点”等模式 , 是平台搜集用户数据挖掘商业价值的重要方面 。
根据这些大数据展现“标签” , 平台既可以通过精准营销推送商业信息 , 也可以依据用户偏好推送相关内容 , 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引发、引导和转移社会舆论 。
从这个角度看 , 数据分析兴趣点等模式属于平台核心商业价值范围 。 但新规明确 , 平台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作为关键词计入用户标签 , 更不得向其推送相关信息 。
为此 , 平台想留住用户 , 获得更多的流量 , 就不能仅依靠对个别用户低俗需求的满足 , 更在于鼓励创新 , 创作和传播具有积极社会价值的作品 。
从实践来看 , 很多低俗、庸俗和媚俗的短视频、公众号等信息最容易形成“爆款” , 很难根治的核心原因 , 不仅在于内容生产本身 , 更在于算法的推波助澜 。 有什么样的算法 , 就有什么样的内容 , 有什么样的用户 , 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算法 。
这种算法、人群与内容之间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 , 将从算法本身被彻底打破 。 低俗不能成为爆款的标签 , 黑红不应红 , 更不能红 , 算法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不能游离于现实法治之外 。
再进一步讲 , 互联网产出价值 , 也输出了价值观 。 价值观源起于网络内容 , 内容依靠传播 , 算法既决定传播 , 也影响内容生产 。
因此 ,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重点 , 就在于对算法的治理工作 , 只有让好的作品广为流传 , 让不好的信息无人问津 , 才能“更好凝聚社会共识” , 防止互联网价值观的偏移 。
特约撰稿人 | 朱巍(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吴兴发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殊荣|蝉联殊荣!数梦工场荣获DAMA2021数据治理三项大奖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