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做大做强航空航天产业链

本报讯(采访人员史莺)近日 , 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的消息 , 令全国人民倍感自豪和振奋 。 位于航天员右侧 , 一个集成很多设备的柜子“出镜率”极高 , 它叫“人系统研究机柜” , 是对航天员进行特征生命检测及相关科学试验的科学实验柜 , 它的集成总装正是由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简称航天五院518所)完成的 。 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积极贡献力量的津企还有很多 。
在天津 , 航空航天产业链的发展素有优势 , 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它被列为本市深耕的12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 围绕“机、箭、星、站”四大优势领域 , 确定了空客飞机、直升机、无人机、运载火箭、卫星及超大型航天器等5条子链条;坐拥空客天津公司、航天长征火箭、航天五院518所、天津直升机、航天神舟飞行器等一众国内重要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 , 还有一批优厚政策支撑;天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直升机研发中心、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等高校院所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 眼下 , 这条产业链正向着形成具有国际先进研发和制造水平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 。
走进航天五院518所生产车间 , 近200台套各类先进加工设备、50余台各类国内先进检测仪器 , 彰显其研发生产水平和实力 。 “我们所作为探月工程的研制单位 , 参与了所有探月工程相关型号的研制任务 , 也承接了神舟等型号多项任务 。 ”该所政治工作处副处长白静婷介绍 , 除成立“人系统研究机柜”团队攻关研制外 , 还承制“天和一号水下模拟舱” , 可让航天员在地面提前适应失重状态下的运动和作业方式 。
2012年 , 看中天津航空航天产业链和区位、税收等优势 , 航天五院518所从外省市迁至滨海新区 。 该所市场处副处长张演迪表示 , 在生产线升级等方面 , 高新区、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政府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 企业营收规模在来津期间翻了一番 , “天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我们提出技术新方向的反应非常迅速 , 因此 , 原材料采购和装配等都与津企合作 。 ”
最近 , 航天五院518所在圆形太阳翼方面再获突破 。 “鸟儿展翅得以在天空自由飞翔 , 翱翔于太空中的卫星也有‘翅膀’——太阳翼 , 就是太阳能电池板 。 ”宇航产品中心副主任王玉凤表示 , 未来 , 圆形太阳翼能应用到深空探测领域 , 助力我国小天体探测发展 。
【天津|做大做强航空航天产业链】同样在2012年落户津门的航天神舟飞行器有限公司(简称神飞) , 也是本市航空航天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之一 , 专攻无人机及其相关配套系统设计、研发、生产等 ,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 “我们一年能生产中大型无人机100架、小型无人机500架 , 产品出口10余个国家 , 质量好、技术成熟、环境适应能力强 , 深受客户认可 。 ”在机械加工车间 , 公司总经理助理安斌斌介绍 , 神飞生产的无人机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勘察测绘、污染监测等方面应用广泛 , “我们看准天津在航空航天产业上的发展 , 在津布局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全产业链模式 。 随着二期科研楼建成投入使用 , 研发条件及硬件配套设施不断优化 , 有助于缩短研发周期 , 提升产品综合性能 , 突破无人机领域前沿技术 。 ”
“近年来 , 企业已拿到天津千万元的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 , 全部用于提升研发制造中 。 同时受益于天津的海河英才计划 , 从2018年至2020年 , 企业新招聘的8位研究生、24位本科生已拿到共计90余万元补贴 , 博士生获得的补贴更多 。 ”安斌斌表示 , 目前企业正在人工智能技术、集群无人机、无人直升机等方向深入研发 , 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
“按照制造业立市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 , 我们将从抓运行、抓项目、抓服务、抓招商等方面入手 , 让航空航天产业链做大做强 。 ”市工信局二级巡视员刘文胜介绍 , 政府部门在促进航空航天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 , 重点推进产业链目前在建、落地的25个项目加快建设 。 实施“一链一策” , 加快制定和完善航空航天产业链专属政策组合包 , 并继续深入龙头企业开展调研服务 , 进一步细化“一企一策”台账 , 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此外 , 还将积极筹划航天科技集团等与本市新一轮战略合作 , 促进更多好项目在津落地 。
上图 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车间里 , 工人正在对零件进行检测 。本报采访人员 张立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