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近日在宁夏银川举办 。 图为小朋友在现场与机器人互动 。袁宏彦摄(人民图片)
工业制造离不开机械臂、餐厅运营需要送餐机器人、居家生活有了扫地机器人……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 , 过去存在于科幻小说和电影里的机器人正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 波士顿咨询公司研究报告显示 , 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10年内增长近10倍 , 到203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600亿至2600亿美元 。
机器人越来越给力
近日 , 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顺利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协助航天员进行舱外作业的太空机械臂成功抢镜 , 在网络上掀起一股讨论热潮 。
此次协助航天员出舱作业的“黑科技”太空机械臂正是机器人群体中的一员 。 在被送到太空“任职”的同时 , 类似的机械臂以及功能构造更复杂的机器人已在中国工业制造中迅速应用发展 。
在各式机器人中 , 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工业机器人较早得到大规模应用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生产数据显示 , 今年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1342套 , 同比增长42.3%;1-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05094套 , 同比增长64.6% 。
“冲压、焊接、喷涂、装配 , 机器人都可以发挥作用 , 从原料库房到总装车间 , 有了它们更给力 。 ”李长仁在上海一家汽车制造厂工作 , 是一名入行10多年的老工人 , 他对生产车间里“机器人工友”的技术活非常认可 。 李长仁告诉采访人员 ,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的落地较早 , 近年来更是在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
在提高车间生产效率的同时 , 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能够较大限度保障工人工作的安全性 。 李长仁说 , 在重复性很高的流水线生产过程中 , 人类员工很容易出现生理上的疲劳与懈怠 , 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 “可能引发危险的工作可以交给机器人 , 它们做得很好 , 我们当好‘监工’就可以 。 ”
有效提升生活品质
【生产|从高新制造业到寻常百姓家 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拓展】机器人不仅是工厂里技术过硬的生产者 , 近年来也走进寻常百姓家 , 承担起家务清洁工作 。
“它叫‘小白’ , 是我家的‘金牌保洁员’ , 扫地拖地都是把好手 。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闫先生热衷于科技产品 , 是扫地机器人的首批“尝鲜”用户 。 在他看来 , 现阶段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已经相对成熟 , 完全可以搞定日常清洁工作 。 “‘小白’首次开工前会利用激光导航系统绘制一张室内清洁地图 , 并根据地图自动计算出一套由远及近的清扫路径 , 在精准躲避障碍物的同时避免二次污染地面 。 清洁结束后还能自动清洗拖布饼高速甩干 , 防止潮湿霉变 。 ”闫先生说 。
除了在家中承担家务劳动 , 兼顾多面的“服务型机器人才”还成功“入职”各大餐厅、酒店和商场 , 当起了“店小二”和“礼宾员” 。 防疫期间 , 服务机器人无接触配送、引导服务的特性得到商家和消费者青睐 , 在服务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也间接推动了机器人在服务行业的应用布局 。 赛迪顾问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 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 市场规模达到283.8亿元 , 同比增长37.4% , 市场投融资规模更是在2020年激增344% 。
业内人士认为 , 相较于工作场景和内容相对局限的工业机器人 , 扫地机器人、智能导航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更具发展前景 。 有咨询机构预测 , 到2030年 , 专业服务机器人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至1700亿美元 , 远超400亿至500亿美元的传统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为了让机器人在更多场景落地应用 , 许多机器人行业的厂商们开始探索AI、VR和5G等更广泛的技术融合 , 为机器人配置更高级别的“大脑”和“眼睛” , 帮助它们更好地服务人类 。
在工业生产层面 , 工业机器人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 。 在5G低延时特性助力下 , 机器人承担起精度更高、难度更大的生产任务 , 并通过集成全局定位相机、激光跟踪仪等设备 , 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问题 , 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
作为机器人产业的新兴领域 , 服务机器人与移动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相结合 , 高度融合了智能、传感、网络、云计算等创新技术 , 为促进生活智能化及推动产业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百度公司日前提出“汽车机器人”的概念 , 并发布百度 Apollo“汽车机器人” 。 在强大的AI支持下 , 汽车“转型”为兼顾自动驾驶、智能助理、忠诚陪伴和自我学习等多场景服务的“车型机器人”智慧体 , 为机器人在汽车产业落地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
业内人士指出 , 在工业、服务业等各领域 , 人类正迎来与机器人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 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对机器人的个性化和标准化需求目前虽有较大差别 , 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已是大势所趋 , 机器人市场也势必迎来爆发式发展 。 在强大技术赋能下 , 更多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正等待人们去发掘 。 (本报采访人员 金 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30日 第 08 版)
责编:侯兴川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the|美监督机构:从煤电厂捕获二氧化碳的计划浪费了联邦资金
- 软件|员工幸福也是生产力!日企推“AI相亲”福利
- Pro|价格相差1000块钱 买小米12还是小米12 Pro?很多人选错了
- 最新消息|被骂“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书” 中华书局回应称即日下架
- 趋势|[转]从“智能湖仓”升级看数据平台架构未来方向
- 刘思远|从1到100 这座“塔”不断创造中国航天奇迹
- 生产|泰禾智能总装流水线正式投产
- 成功|从1到100 托举大国重器的“功勋塔架”
- 大叔|从治愈到共振,网易云音乐的刷屏套路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