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 ,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监管的约谈制度 , 但未明确主管部门的层级要求;明确了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所属企业组织、个人的法律责任;明确了违反《数据安全法》向境外提供重要数据的法律责任等 , 让国家重视了“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于经济生产发展的意义 。
尽管《数据安全法》并非针对某一类特定企业 , 但目前来看 , 信息化程度高、业务事关国计民生、涉及跨国经营等特点的企业 , 需要密切关注该法律的后续进展 , 并寻求改进合规措施的技术手段 。 比如电信、能源、电力等行业的企业 。
对于一些过往的企业数据资产的合规性追溯 , 陈际红指出 , 合规是一个过程 , 新法颁布第二天企业立即合规 , 这也不太现实 。 如果对于不再用的历史数据 , 企业没必要担心 , 只要不泄露 , 就不会对主体带来权益侵害;对于还要使用的数据 , 则是需要授权的 。
瑞莱智慧CEO田天则对钛媒体App表示 , 作为人工智能(AI)企业来说 , 新的法律颁布及试行 , 对行业或企业来说 , 其实告诉大家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 反而也是告诉大家哪些规范下可以做 。 因此 , 作为AI企业 , 要基于更加安全的隐私计算技术在上面去打造AI系统 , 引入更多有价值的数据方 。 对于AI产业来说 , 新的法律相当于是一个新的起跑线 , 在合规的情况下大家发展自己的技术实力 , 以及对场景的理解 , 不断有新的发展机会 。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部副主任闫树则表示 , 中国数字经济受到《数字安全法》的冲击 , 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 因为产业发展模式本身存在一些问题 , 这样的模式对企业发展有利 , 但触犯了国家和个人的权益 , 因此需要一些合理的改变 。
【隐私|《数据安全法》今起正式实施,隐私计算迎来千亿级风口】“隐私计算”技术产业悄然兴起 , 科技巨头追逐千亿级市场
根据IDC报告显示 , 2020年 , 全球创造了59.0ZB容量的数据 , 其中50.4%的数据需要保护 。 同时 , 近四分之一的数据被认为是私人的或通常不向公众提供的数据 , 安全级别很高 , 但却缺乏保护 。 此外 , 与消费者相比 , 企业要保护的数据更多 , 占需要保护数据总量的85.6% 。
近几年 , 数据安全事件明显上升 , 根据公开报道 , 2020年全球数据泄露的平均损失成本为1145万美元 , 2019 年数据泄露事件达到7098起 , 涉及151亿条数据记录 , 比2018年增幅284% , 数据泄漏事件影响大、损失重 。
那么 , 在《数据安全法》实施在即 , 如何让企业做好合规建设?一些长期致力于数据安全策略与技术方案的企业 , 也对产业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方案 。
推荐阅读
- 原神|《原神》「飞彩镌流年」2.4 版本预下载已开启
- 入口|微信迎来新变革:保护隐私,增加视频号入口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隐私|用户隐私保护新境界,2021 vivo开发者大会将发布安全新动作
- 龙珠|realme GT2 Pro 预热,联名《龙珠》定制新品
- 短片|马蜂窝推全球首份《星际太空旅行指南》,发布年度短片
- 公司|《Control》开发商正在与腾讯合作开发一款PVE射击网游
- 技术|史河科技《船舶除锈机器人》项目获202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 短片|马蜂窝推出《你咋不上天呢?》,每一次探索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 直播|演示视频创作软件《万兴鹿演》新增“虚拟形象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