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又一家独角兽爆雷:曾融资2亿美元,如今拖欠工资超千万( 五 )


然而 , 投资则意味着资金的大量流出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 , 除去3笔历史投资外 , 以目前金额可循的22笔投资交易来看 , 找油网近年来投资总额超2.8亿人民币 , 16家公司100%控股 , 股权投资6家 , 其中3家公司已注销 。对外股权投资总额达8057万元 , 最高的单笔交易是4500万元投资浙江自贸区数字能源及大宗商品产业园有限公司 。

最新消息|又一家独角兽爆雷:曾融资2亿美元,如今拖欠工资超千万
文章图片

来源:猎云网
但截至目前 , 除了旗下子公司油掌柜出售 , 其余投资还未有变现产生 。据徐冰然此前在微信群里的描述 , 油掌柜的收购款目前仍未到账 。
源星资本董事总经理毛振桦表示 , 产业互联网领域与消费互联网不同 , 受B端购买决策模式更复杂、切换成本更高的影响 , 导致通过烧钱补贴的方式都很难行得通 。
“产业互联网由于B端经营场景更单一 , 产业互联网企业必须要在既有模式下形成自我造血能力 。因为在产业互联网领域 , ‘羊毛出在猪身上’这种跨场景变现的逻辑很难奏效 , 因此如果不能实现正向现金流 , 则企业只能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来获取支撑企业持续扩张的现金 , 然而融资本身以及更高的估值 , 是需要企业有足够的未来预期来支撑的 , 在自身无法实现持续盈利 , 同时无法找到其他变现场景的前提下 , 企业后续融资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
在毛振桦看来 , 产业投资无论是以前沿尝试性布局为指导思想还是以生态建设为指导思想 , 都一定是以自身既有的产业布局为根基的 , 典型代表像宁德时代;作为产业互联网企业 , 很多自身业务还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 , 开展产业投资布局的底盘是不扎实的 , 在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投资行为 , 要么是在给自己寻找业务模式的新盈利点 , 要么是在给自己找后续融资的新故事 。“无论出于上述哪种目的开展的产业投资 , 因为缺乏自身业务根基的支撑 , 所以过程的可控性和结果的可预期性都不会理想 。”
据李佳透露 , 找油网团队最高达300人规模 , 而现在随着核心团队搬至联合办公的仅剩十余人 。“朱卫东曾表示 , 现阶段要尽力保住找油网的品牌 , 等有了好项目再慢慢盈利还债 。”
但对于两百多名拖欠薪资的员工以及无法提货的供应商来说 , 他们亟待找油网给出一个更好的答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