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小巨人”如何突出“巨头”重围?这家人工智能企业“芯中有术”→( 三 )


面对巨头竞争 , “小巨人”的优势在于 , 体量轻盈 , 能深入垂直行业 , 高效应对市场的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 , 在决策和合作模式上也相对比较灵活 , 是可以比大厂做出更好方案的 。
例如 , 世茂集团这样的行业巨头 , 选择我们而非BAT作为合作伙伴 , 一方是我们的技术能力可与巨头相匹敌 , 而定位上 , 也以技术和产品服务能力为主 , 与行业巨头有更好的互补 。
关于“巨头打劫” , 就要看你建立起来的壁垒够不够深了 。
例如 , 最近大家关注度较高的 , 微软作价197亿美金 , 收购了一家智能语音技术公司Nuance , 单从技术体系而言 , 微软都是有能力做出来甚至做得更好的 。 那为什么微软要收购Nuance?因为除了技术研发 , Nuance在医疗行业的应用积累非常深 , 不是简单的复制技术能力就能做到的 。
Nuance对于微软在医疗业务上的价值点 , 除了技术更是业务 , 医疗这个行业是需要大量深入场景积累的知识在里面的 , 微软选择进入这个行业 , 技术可能只占它很少的一部分 , 更多的是基于医疗场景的积累 。
破局:如何摆脱人工智能企业亏损的困局?

边界成本比较高 , 是云知声亏损的一个主因 。
——梁家恩

中国经济网 :为什么会亏损?怎么来摆脱困局?
梁家恩:要解决顶级工程设计的问题 , 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 , 以及人才团队的建设和运转 。 从营收角度来看 , 行业和市场的成熟度也不够高 , 这种情况下开拓市场的节奏势必相对较慢 。 有些技术并不相通 , 想要铺到其它行业 , 需要二次开发 。
解决亏损困局 , 云知声目前是这样做的:
一方面 , 首先要扩大营收和利润规模 , 通过技术和产品售卖 , 到提供完整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 来扩大营收规模 , 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 。 比如智慧物联行业 , 单靠芯片售卖的增长速度是不够快的 , 还需要提供完整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智慧医疗行业 , 从最早的语音电子病历 , 到知识图谱辅助决策 , 真正深入医疗业务 , 帮客户解决核心问题 , 才能创造更大商业价值 。
另一方面 , 要持续优化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 , 提升研发效率 ,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开发 , 可持续降低运营成本 。 比如 , 在核心技术演进方面 , 云知声以机器学习超算平台为基础架构 , 实现底层共享;在产品体系方面 , 构建“云端芯”一体化方案 , 抽象共性需求 , 都极大提高研发效率 , 让云知声成为人效比最高的科技企业之一 , 类似优化还会继续进行 。

巨头|“小巨人”如何突出“巨头”重围?这家人工智能企业“芯中有术”→
文章图片

云知声CTO梁家恩 。 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张相成 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