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OPPO造车“暗度陈仓”( 三 )


根据IDC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OPPO虽凭借138.8万台的出货量以及4.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但前三名的华为、小米、苹果市场份额均在20%左右 。

oppo|OPPO造车“暗度陈仓”
文章图片


低端打高端的路线并不好走,加上OPPO在IoT业务已经失去先机,造车成为了OPPO当下讲述新故事的最佳选择 。
2021年前七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大约2倍至147.8万辆,市占率已经超过了10% 。
巨大的市场空间,让资本市场对智能电动汽车情绪高涨 。
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 1 月,全球电动汽车的融资金额超过 120 亿美元,创下了汽车行业有史以来的单月融资纪录 。
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崛起,特斯拉则在2020年市值上涨近8倍,2021年,马斯克更是因为特斯拉一度登顶世界首富 。
据麦肯锡研究预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链在2025年的经济规模可达到1.9万亿美元 。
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也曾表示:“智能电动汽车是继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全球最大的结构性机会,它是几十万亿甚至更大的赛道”,他认为任何有野心的,有科技实力的公司都该考虑 。
而对于像OPPO这样的手机厂商而言,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拥有强大品牌号召力和广泛的触达能力,加上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在迭代历程上也存在惊人的相似 。面对历史性的机遇,OPPO无疑希望搭上这趟车,如陈明永所说,“未来不仅是OPPO,整个行业都可能不会再有纯粹意义上的手机公司 。”
OPPO造车,路在何方?
对于造车来说,如今来看,科技公司至少有两种思路 。
其一是以华为、腾讯为代表,搭建一个庞大的解决方案体系,覆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云服务,针对能源电动化、汽车智能化、驾驶无人化提供产品和服务,成为技术供应商,以合作方式赋能B端车企 。
其二则是以小米、百度为代表,成立新公司,以独立子品牌的方式从零开始,完成一辆车的设计、研发、制造、生产、销售各个环节 。
从难度与风险来看,第一种模式相对更容易,也更快会有成果 。
2019年,陈明永明确表示:“即使造车,也会专注于OPPO能做好的领域 。目前不会造车,如果汽车厂商造不好车了,OPPO有这个实力的话,未来会做尝试 。”
今年OPPO的汽车合作项目也都在OPPO更擅长的软件层面,但并不排除OPPO亲自下场造车的可能性 。
根据OPPO官方数据显示,其在全球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40万家,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小城都完成了覆盖 。
多年累积的门店数量与线下渠道,在零售端将会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一旦OPPO布局汽车领域,在线下渠道方面,OPPO将具有一定优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