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这个千亿赛道重新火了!从泡沫到风口,VR企业的过冬秘籍是什么?( 四 )


根据IDC《2021年第一季度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市场追踪报告显示》 ,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VR头显出货量达到21万台 , 同比增长32% 。
“在VR行业的硬件玩家中 , 可以大致分成两派 。 ”翁志彬表示 , 一派是Facebook为代表 , 其采用的是渗透式(penetration)战略 , 牺牲部分性能 , 降低成本 , 拓展用户基础 , 从而能推动更多好内容的诞生 , 有助于培育内容生态 。
小派则属于“性能流派” , 充分发掘当前技术平台的潜力 , 力争把产品性能指标做到“极致” , 让用户享受到优质的体验 。
这两方面的努力结合起来 , 以疫情作为催化剂 , 终于引发了VR内容市场的爆发性增长 。
“现在随着GPU技术的发展 , 游戏引擎端已经可以支撑电影级超高分辨率的内容 。 小派已经开始研发类人眼级别的头显产品 , 关键的技术难点都已经被突破 。 ”翁志彬说 。
VR头显的视网膜时代即将来临 。 这个时代 , 也意味着元宇宙离我们又近了一步 。
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 , 而VR设备正是进入这个虚拟世界的入口 。 根据普华永道预计 , 元宇宙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15000亿美元 。 VR设备的市场规模则至少在千亿美金 。

硬件|这个千亿赛道重新火了!从泡沫到风口,VR企业的过冬秘籍是什么?
文章图片

创业者穿越寒冬的“秘籍”
咨询公司Gartner在1995年提出了一个用以标识新兴技术成熟度的曲线 , 并被业界广泛认可 。 在这条曲线中 , 一项新的技术从产生到成熟大致需要经过5个阶段:萌芽期、期望膨胀期、泡沫幻灭期、复苏期、成熟期 。

硬件|这个千亿赛道重新火了!从泡沫到风口,VR企业的过冬秘籍是什么?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Gartner
笔者总结了创业邦所报道过的初创公司 , 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低谷过程中的积累 , 是绝大多数最终成功的创业企业都要经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 。
翁志彬认为 , 不断追求技术创新 , 是小派从VR“泡沫幻灭期”走到了“复苏期” , 穿越寒冬的“秘籍” 。
“当时行业处于低潮 , 设备存在技术瓶颈很难突破 , 投资人也普遍不再看好VR的前景 。 当时友商们纷纷转型:有的去做AR , 有的去做To B , 但是小派认为只要给我们一段时间 , 这个技术瓶颈一定会被突破 。 ” 。
研发需要资金 , 募资又比较艰难 。 翁志彬想到了海外Kickstarter平台众筹:承诺新品能提供几种大视场(FOV)头显 , 最终筹集了400万美元 。 这笔钱支撑着小派完成了下一轮研发 。

硬件|这个千亿赛道重新火了!从泡沫到风口,VR企业的过冬秘籍是什么?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小派科技
如今 , VR已经穿越了技术成熟度曲线里的 , 进入了一个快车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