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科研雪豹捕捉追踪全过程
根据此次的卫星追踪结果 , 雪豹比我们想象中更能在严酷的高山环境中远途跋涉 , “雪山之王”确实是不负盛名 。 那么 , 这些“雪山之王”是如何被抓到的?在哪里被抓到?捕捉过程又是怎样的?我们再跟随采访人员去一探究竟 。
据了解 , 首批捕捉到的三只雪豹 , 都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内 。 分别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地跨的两个省份青海省与甘肃省片区捕获 , 充分体现了国家公园体制在跨省份合作中的高效性与协同性 。 三只雪豹中 , 既有雌性又有雄性 , 从年龄区分包括青壮年和中老年 , 具有一定代表性 。
文章图片
第一只被捕获的雪豹 , 是一只即将成年的雌性个体 , 换言之 , 就是一只即将迈入青年行列的母雪豹 , 体形修长毛色美丽 , 被科研人员命名为“苏叶” 。
文章图片
第二只进入科研领域的雪豹 , 也就是一度走红网络的雄性个体“凌蛰” 。 今年3月份 , 这只刚成年并带着轻微伤势的雪豹正在四处游荡 , 误走误闯进入青海省门源县一名农户家中 , 接到报警后 , 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将其实施麻醉并捕捉带回 , 进行了救助治疗 , 顺便纳入了科研雪豹的队伍 。 经全面体检、各项指征都符合条件后 , 给其佩戴上卫星项圈进行了野外放归 。
文章图片
相对于前两只正值青壮年的雪豹 , 第三只捕捉到的雪豹因为年龄较大 , 捕获过程轻松了许多 , 就连放归后的生活圈子也相当稳定 。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 时坤: 第三只是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盐池湾片区(捕获) 。 这个是一个老年的一个雄性个体 , 后来就管它叫“那音” 。
三只戴着卫星追踪项圈的依次回归野外的雪豹 , 都还在健康存活着 , 在卫星项圈不断传回数据的同时 , 科研人员也在跟踪着卫星信号 , 进行人力的现场探测 , 三只雪豹正在用它们的脚步 , 勾画着以往只存在于科研人员想象猜测中的生命轨迹 。
专家解读:卫星跟踪下的“雪豹流浪记”
卫星跟踪中的三只雪豹都在野外健康存活着 , 那么它们生活中具体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也跟随科研人员 , 一起见证了这段传奇的“雪豹流浪记” 。
跟着卫星的信号 , 科研人员一行到达了一条河流旁边 , 在这里 , 大家最关注的“凌蛰”正准备渡河 , 水流并不算太宽太深 , 它已经尝试着泅渡了一次 。 反常的是 , 临近靠岸时又折返回来 , 并选在第二天深夜泅渡上岸 , 并继续向南部行进 。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地球|马斯克否认“星链”占用地球空间轨道:能容纳数百亿颗卫星
- SpaceX|马斯克否认“星链”占用地球空间轨道:能容纳数百亿颗卫星
- 预定|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全年|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世界第一
- 人物|马斯克否认星链卫星挤占太空空间:地球低轨道能容纳几百亿颗卫星
- 马斯克|星链卫星乱窜致中国空间站紧急避险!马斯克:没阻止任何人
- 运载火箭|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通信|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