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人|中国现代应用数学奠基人之一李大潜:学生需要鼓励,不是打压,更不能以一时的分数论英雄

他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数学家 , 师从苏步青、谷超豪两位“一代宗师”;他是中国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欧洲科学院、法国科学院、葡萄牙科学院“五院院士”;他是中国现代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走近诸多光环之下的复旦大学教授李大潜 , 和他聊得最多的不是他的功绩、他的学术 , 而是人生百态 。
李大潜生于1937年11月 , 正值八·一三淞沪抗战最惨烈的时候 。 为避战祸 , 父母抱着襁褓中的李大潜 , 由南通到了上海 , 住进了法租界 。 或许 , 人生最早的懵懂经历 , 造就了他一生的报国之志 。 他两岁便认书识字、四岁回到家乡南通上小学 。

奠基人|中国现代应用数学奠基人之一李大潜:学生需要鼓励,不是打压,更不能以一时的分数论英雄
文章图片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李大潜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孙中钦 摄
数学家都是天才?李先生并不这样认为 。 恐怕没人会想到 , 李大潜初中时的一次数学测验 , 那一次 , 竟只得了18分 。
“我自小争胜好强 , 测验时也总是逞能地抢交头卷 。 由小学五年级跳级进入初中 , 第一次数学测验就故态复萌 , 题目来了以后 , 没有仔细想清楚 , 就抢着第一个交了卷 。 对题目理解不深入 , 又不仔细检查 , 结果只得了18分 。 ”李大潜说 , 及格是60分 , 当时老师的规矩是 , 少一分要打一次手心 , 而且用的是戒尺 。 少了42分 , 就是整整42记 。 他当时就吓得大哭 。 不料 , 老师手下留情 , 破例没有惩罚李大潜 。 但这件事给了他难得的教训 。 没过多久 , 李大潜的第二次数学测验就得了98分 。
李大潜说 , 现在想想 , 如果当时挨了打 , 恐怕就会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 , 甚至对数学心生怨恨 , 更不会去研究数学 。 他如今常以这件事 , 来和中小学数学老师交流 , “学生需要鼓励 , 不是打压 , 更不能以一时的分数论英雄 。 ”
天才大多不是天生的 , 兴趣才是引导人成为“天才”最好的老师 。 从此之后 , 李大潜慢慢迷上了数学 。 他认识到 , “数学不仅是公式、定理 , 更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 “为什么三只脚的桌子最稳”“河对面有一棵树 , 不过河怎样才能测出树的高度”——这些问题是数学 , 也是生活 , 都给他带来了启发和触动 。 除了学习外 , 他还阅读了大量的“闲书” 。 当时 , 苏联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编写的《趣味几何学》《趣味代数学》等科普读物 , 帮助他打开了视野 。 李大潜记得 , 这些书里面 , 还经常引用马克·吐温、儒勒·凡尔纳等名家小说的动人片断 , 这给喜爱文学的少年李大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953年 , 15岁的李大潜考入了复旦大学数学系 , 成为年级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 他进入复旦校园 , 得到苏步青、谷超豪两位大师的培养与赏识 , 加入微分几何讨论班 。 曾几何时 , 苏步青、谷超豪、李大潜在数学界留下了“苏门三代”的佳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