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人|中国现代应用数学奠基人之一李大潜:学生需要鼓励,不是打压,更不能以一时的分数论英雄( 二 )


苏步青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创始人 , 在国际数学界享有“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的美誉 。 谷超豪曾是苏先生创立的微分几何学派的中坚力量 , 后又转向偏微分方程的研究方向和数学物理领域 , 不断开创学术上的辉煌 。 李大潜则开始在拟线性双曲组的领域中接过了谷先生的接力棒 , 逐步在偏微分方程、分布参数系统的控制理论及工业应用等领域中 , 开展了自己的系统研究 。

奠基人|中国现代应用数学奠基人之一李大潜:学生需要鼓励,不是打压,更不能以一时的分数论英雄
文章图片

1957年大学毕业照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蜚声中外的复旦三代数学大师——苏步青、谷超豪与李大潜 , 都对中外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
1982年 , 三代人同时到法国巴黎访问 , 在塞纳河边 , 他们以诗佐酒 , 赋诗抒怀 , 留下了难忘的纪念 。 至今 , 李大潜还记得苏老在自己首次跨出国门、到巴黎进修时的赠诗:“此日登临嗟我老 , 他年驰骋待君还 。 银机顷刻飞千里 , 咫尺天涯意未阑 。 ”李大潜说 , 恩师教导 , 余音绕梁 , 更坚定了自己报效祖国的信念 。
李大潜在复旦最初 , 一直随恩师研究的是基础数学 , 而如今 , 他已经多年深耕在应用数学领域 , 这与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厂里度过的三年经历密不可分 。 那时 , 他在上海电机厂及上海汽轮机厂 , “每天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劳动和工作 , 我发现工厂里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实际上都是数学问题 。 这些都是关在学校里难以想到的 。 ”
在一个圆形轴承上找出圆心点 , 是车间里经常要处理的问题 。 李大潜说 , 已知一个圆 , 求其圆心 , 在初中的几何课上就讲过 , 在纸上做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 。 可现实则并非如此 。 轴承的边缘总有磨损 , 这时面对的圆总是残缺不全 , 这就不能“纸上谈兵”找到圆心了 。 李大潜看到工厂里的划线工干净利落 , 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 而且符合几何学理论 , 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触动 。
为了有效地解决工厂里种种实际问题 , 李大潜自学了有关的工科知识 , 系统学习了多门大学物理学和力学课程 , 并深入解决了应用中的不少问题 。 正是这段经历 , 让李大潜一个埋头理论研究的工作者 , 逐步走向应用数学的广阔天地 。

奠基人|中国现代应用数学奠基人之一李大潜:学生需要鼓励,不是打压,更不能以一时的分数论英雄
文章图片

20世纪70年代初 , 在潜江江汉油田现场考察
上世纪60年代 , 我国石油资源紧缺 。 李大潜回忆 , 当时上海的公共汽车上全都顶着个大气包 , 里面装着液化气用来驱动汽车 。 石油藏在地底下 , 油分子藏在岩石细微的孔隙里 , 看不见 , 摸不着 。 怎么为油田探明储量、确定开采的方案?凭借此前的理论积淀 , 李大潜从1974年开始数次到江汉油田考察 , 带领团队建立了电阻率测井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 成功地用于油田开发的实践 。 “事实证明 , 这种以问题驱动的研究方向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 ”这一应用成果 , 填补了当时的国内空白 , 不仅一直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作用 , 而且还带动了一些新数学课题的理论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