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 【美】杰里米·里夫金等著 , 吕明等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出版 , 243页 , 2.05元
借熵说事的诱惑
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于十九世纪 , 和其他科学定律相比 ,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着较多的表述形式 。 常见的几种表述如下:
热量可以自动从较热物体传递到较冷物体 , 但不可能自动相反传递 。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将热量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造成 。
任何孤立系统的熵只能增加或保持不变 。
任何物理过程中各个参与者的总熵必定增加或保持不变 。
这些不同的表述 , 其实都强调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不同侧面 , 比如第三种表述强调了能量的每一次转换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效率 。 后面两种表述中出现了“熵”(entropy) , 所以热力学第二定律有时又被称为“熵增加定律” 。 用大白话来说 , 熵就是系统能量从可利用向不可利用、从有用向无用、从集中向分散、从有序向无序转化的程度 。
一个物理定律 , 却没有数学公式 , 只有文字表述 , 还有多种表述形式 , 而且其中熵的概念又极富哲学色彩 , 这很容易让物理学界之外的人士感觉它比较容易掌握 , 比较容易染指 , 至少界面比较亲切 , 从而萌生某种“借熵说事”的冲动 , 里夫金(Jeremy Rifkin)就是这些人士中的一位 。
【宇宙|江晓原|里夫金的新世界观解决不了老问题】其实最初提出熵概念的物理学家克劳修斯(Rudolf J. E. Clausius) , 早已经将“借熵说事”发挥到了极致——他尝试将熵的概念应用到全宇宙 。
按照“宇宙”的通常定义 , 我们完全有理由将宇宙视为一个孤立系统 , 而这个系统中的熵毫无疑问一直是在增大的 。 我们当然可以忽略地球人类工业活动迄今为止对宇宙总熵的增量贡献(因为在宇宙尺度上过于微小) , 但无数恒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剧烈的热核反应 , 向外辐射着极为巨大的能量 , 这完全符合“从集中向分散、从有序向无序”的能量转换情形 , 因此全宇宙的总熵必定不断增大 。
克劳修斯的想法是:照这样下去 , 在遥远的未来 , 宇宙终将达到最大的无序状态 , 宇宙总熵将达到极大值 , 这时就会出现“宇宙热寂”(heat death of the universe) 。 当然这只是物理定律的哲学推论 , 永远不可能得到证实或证伪 。
但对里夫金来说 , 宇宙热寂仿佛一盏悬挂在远处的信号灯 , 在昏暗中伴随着他的旅程 。
里夫金是畅销书作者 , 有时又被称为“趋势学家” , 他有一个身份是“经济趋势基金会”创始人和主席 。 他曾长期担任欧盟顾问 , 还给法国总统萨科齐、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多位欧洲国家领导人当过顾问 , 也在沃顿商学院讲课 , 还给许多欧美报纸写专栏文章 。
推荐阅读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虚拟|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二:元宇宙成有用的工具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虚拟|美新婚夫妇在“元宇宙”办虚拟婚礼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
- Baidu|百度抢跑元宇宙 却默认“输给”字节?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