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想象极致 , 是里夫金在书中没有提到的戴森球——利用木星上的资源 , 建造将地球轨道包容在内在光伏环带 , 收集太阳能 。 戴森球突破了上述两项约束 , 在熵视域下极为优越 , 可惜在技术上还是太过遥远 。
熵视域下的未来世界
里夫金在《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中观察了美国社会当时呈现的各种弊病 , 他分析了六大领域:农业、运输、城市、军事、教育、医疗 。 四十年过去 , 回头看看 , 美国这些领域中的弊病 , 不仅一个也没见治愈 , 反而愈演愈烈 。
作为趋势学家(未来学家) , 里夫金当然要在书里为弊病丛生的美国社会开药方、指方向、展望未来 。 他的思想大体可以归纳如下:由于美国人(现代人)普遍有一种“无限发展”的信念 , 在许多人眼中 , 各种资源(能源、材料、容纳污染的能力等等)永远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 所以美国人极度浪费(书中提供了许多当时的数据) , 这就极大地、同时又是毫无必要地增加着地球系统的熵 , 使地球以极快的速度奔向末日(能源枯竭、污染失控……) 。 在里夫金看来 , 无限发展当然是不可能的 , 而地球末日的到来 , 则有可能比人们想象的快得多 。
里夫金开出的药方 , 则是诉诸宗教情怀 , 希望人类能够约束自己的欲望 , 降低自己的物欲 , 用尽可能“绿色”的生活推迟地球末日的到来 。 他承认由于美国人在全球享有的特权和浪费 , 美国人应该率先降低物欲 。 在本书的最后几章中 , 里夫金苦口婆心地劝美国人开始过“绿色”生活 , 他还温情脉脉地展望了在熵视域下的未来乌托邦社会 。
从本书问世到今天 , 四十年时间不算短了 , 我们看看今天的美国和世界 , 虽然里夫金预言的某些恶果尚未完全呈现 , 但他展望的那个乌托邦社会 , 肯定离美国越来越远了 。
推荐阅读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虚拟|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二:元宇宙成有用的工具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虚拟|美新婚夫妇在“元宇宙”办虚拟婚礼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
- Baidu|百度抢跑元宇宙 却默认“输给”字节?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