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江晓原|里夫金的新世界观解决不了老问题( 二 )


里夫金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Entropy: A New World View)初版于1980年 , 是物理学界之外的人士借熵说事的典型作品 。 这是一本四十年前的畅销书 , 之所以今天还值得重温 , 是因为书中的基本观点尚不过时 , 有些具体想法 , 虽然作者表达得并不理想 , 有时甚至还不完全正确 , 但仍是富有启发性的 , 因而不乏可取之处 。
此书最有意义的地方 , 就是引入了熵的概念和视域 , 来观察和分析当时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 。 里夫金的这些观察和分析 , 有些和主张环保的“未来学家”(几乎就是“趋势学家”)大体一致 , 但他关于环保和新能源的分析 , 因为引入了熵视域而颇富启发性 。

宇宙|江晓原|里夫金的新世界观解决不了老问题
文章图片

里夫金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英文版(Entropy: A New World View)
环保是环保的吗?
首先有一点需要搞清楚:当我们尝试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来思考身边事物时 , 肯定会发现许多系统有减熵现象 。 比如夏天在房间里开了空调 , 使房间温度降了下来 , 这就出现了减熵现象 , 但这并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 因为这时房间不是孤立系统 , 外界向它输入了能量(运行空调的电) 。 又如 , 每个生命体活着的时候都在成功地抵制着熵的增大 , 生命体的成长更呈现出系统减熵现象 , 但这同样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 因为生命体活着的时候一直在从外部摄入能量 。
但是 , 如果我们将空调房间或生命体连同外部世界(比如整个地球)总体视为一个孤立系统 , 则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 这个系统的总熵必然会因为发电或生产粮食而增加(空调房间或生命体的减熵之值 , 必小于发电或生产粮食所导致的熵增之值) 。 事实上 , 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越大、越剧烈 , 地球这个系统的熵就增加得越快 。 用这个视角来看待环保 , 就会发现一些令人惊奇的推论 。
让我们来考虑一个例子:假定有一家工厂产生了污染 , 我们会面临四个选项:一、听任污染不加治理;二、以邻为壑将工厂迁往别处或国外;三、治理污染;四、关掉工厂 。
在现实生活中 , 因环保呼声日益高涨 , 法律监管日益完善 , 选项一越来越难以实行 。 选项二则是许多发达国家在“治理”污染时所采用的 , 但对于地球这个系统来说 , 选项二的效果其实和选项一完全一样(还未考虑搬迁工厂必然会带来的某些附加污染) 。
人们一定会认为选项三是最好、最合理的 , 但是如果采用了熵的视域 , 就会发现选项三很有可能比选项一更坏 。 因为对工厂这个系统来说 , 产生污染当然是“自然”的熵增过程 , 而治理污染则是要实施减熵过程 , 这就必然需要从外部输入更多能量 , 因而使得地球这个总系统出现更多的熵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