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率|跨越技术“限高杆”,谁带领激光电视核心部件国产化率突破80%?( 二 )


全球玩家加入鲶鱼效应凸显
【国产化率|跨越技术“限高杆”,谁带领激光电视核心部件国产化率突破80%?】最新数据显示 , 相比彩电行业的持续低迷 , 2015年至2020年激光电视的年度复合增长率达到181% , 预计今年同比增长超80% 。 目前 , 中国市场上可监测到的激光电视品牌数量已经有34家 。 与此同时 , 激光电视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开始“全面起势” 。 有关数据显示 , 2020年海信激光电视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195% , 销售额同比增长132% 。
随着激光电视的“蛋糕”越来越大 , 三星、索尼、LG及爱普生、惠普、明基等全球玩家不断加入 , 激光电视核心部件的高成本 , 更促使国内各龙头企业纷纷加紧激光电视核心部件研发 。
一个是激光器 。 在技术端 , 激光电视最重要的激光器有望实现自主研发 , 从而降低成本 , 激光电视的成本结构也更为分散 , 利于逐个击破 。 值得注意的是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发的复合光腔绿光In GaN激光器最新进展和成果 , 是目前国内率先能提供国产绿光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单位 。
据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平介绍 , In GaN激光器主要是应用于移动显示低功耗的垂直腔的激光器 , 以蓝、绿、红激光器为核心器件的激光显示可覆盖各种尺寸 。 采用InGaN四元合金和ITO限制层增加了激光器外延结构设计的灵活性和制备的相容性 , 大幅提升了量子阱增益区的发光均匀性 , 绿光激光器斜率效率提升到0.67 。
大屏显示“百花齐放”
在投影显示光源芯片方面 , 海信、三安光电和芯视元电子都在加码布局 , 持续深耕 。
如今 , 海信依托信芯微公司在画质处理芯片、Soc芯片和AIoT芯片上展开自主研发 , 其中显示产品线继续做大做强TCON及画质芯片;SOC产品线将重点布局智能化SOC芯片和TV SOC芯片 , 包含电机芯片、低功耗蓝牙芯片、离线语音识别芯片等等 。
三安光电正尝试研发激光显示芯片 。 目前 , 三安光电2021年第四季度将量产4W蓝光激光显示芯片 , 2022年第一季度将试量产1W绿光激光显示芯片以及1.5W红光激光显示芯片 。 三安光电副总经理张中英指出 , 目前蓝光部分有望走向商品化 , 绿光部分还有发展的空间 , 红光相对落后于蓝光和红光 , 朝着2W以上更低的电压方向努力 。
南京芯视元电子公司总经理何军表示 , 已经开发了适用于激光电视的0.52、1080P的芯片 , 该型号芯片的量产 , 将大力推动激光电视国产化进程 。
颠覆电视平面显示形态
镜头作为激光电视的核心部件之一 , 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在光学镜头的国产化推动上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 中光学已成为全球投影显示系统核心光学部品的供应商 , 拥有光学、结构、散热等仿真技术手段 , 3LCD、DLP、LCOS的投影显示、3D打印、AR-HUD、智能车灯投影等光学引擎设计与批量制造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