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馆的建设花费3亿元 , 但中国连一台直径3米以上的光学天文望远镜都没有 。 ”他横向对比各个国家的基础研究经费发现 , 在发达国家 , 很多企业都在资助基础研究 。 韩国企业在基础研究的投入中处于主导地位 , 使得韩国很多产业领先于世界 。 在日本 , 企业对基础科学的投入 , 也使日本拥有众多世界顶尖技术 , “日本从2000年起 , 基本每年一个诺贝尔奖 , 原因之一是离不开高端仪器的制造和使用 。 ”
他呼吁中国企业支持基础研究 , 弥补政府支持的不足 , 甚至可以像美国那样 , 设立专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私人基金会 , “美国企业的超强竞争力 , 与他们一贯重视基础研究 , 特别是领域内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密不可分 。 ”
2019年 , 王贻芳荣获“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时说 , “我从事的中微子研究和粒子物理研究是‘无用’的科学 , 我们需要纯粹的好奇心 , 在纯粹的科学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中微子研究、大型环形对撞机都是出于这种目的 , 我们需要有这种重大科学意义的大科学装置 。 ”
直到现在 , 他依然在这条他认为确定无疑的路上前行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