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2100多年前,中国人已用北斗“导航”
“中国北斗” , 如今是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 而三幅出土于西汉马王堆三号墓的古代地图显示 , 中国人运用“北斗导航”的历史 , 超过2100年 。
在位于长沙城中的湖南省博物馆 , 珍藏着1973年从西汉马王堆三号墓中出土的三幅地图——《驻军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城邑图》 。
据考证 , 西汉高后末年 , 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向长沙国南部发起进攻 , 朝廷及长沙国随即派兵征剿 , 《驻军图》等可能是此次征战使用的军事地图 。
《驻军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城邑图》绘在丝帛之上 , 十分精美 , 其制作年代距今已有2100多年 。 三幅地图一个突出的特征 , 在于准确区分方向——图所示的方位都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 学界普遍认为 , 三幅地图是世界地图学史上罕见的瑰宝 ,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古人是怎么“找着北”的?从目前考古成果来看 , 古人绘制地图 , 区分南北主要利用日光和“北斗” 。 由于地球自转轴向两侧无限延伸 , 其中一侧的延长线会从位于北斗七星“勺子柄”端位置的北极星附近经过 。 四季轮回、斗转星移 , 古人运用肉眼或专用测量工具“望筒”等 , 很早就注意到“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这一现象 , 并将其运用于方位分辨和地图绘制 。
汉代甚至汉以前的华夏先民 , 已经有能力比较准确地测量地理信息 。 先秦时期 , 古人运用“北斗”等星象与地理信息的对应关系判断方位;到了汉代 , 人们对于“北斗导航”的认识已经更加全面 , 例如在《淮南子》中 , 就记载有“夫乘舟而惑者 , 不知东西 , 见斗极则寤矣”的说法 。 这说明在古人日常生活中 , 依靠“北斗”判断方向已经成为通识 。
【南部|2100多年前,中国人已用北斗“导航”】古人对“北斗导航”这类天文现象的观察、运用 , 以及规(测定单位距离 , 并画圆画弧)、矩(测定直角)、准(水准仪 , 测水平面)、绳(铅垂线 , 测定垂直)、记里鼓车等工具的发明和使用 , 使得中国古代绘制的很多地图已经有了比较高的准确性 。
长53厘米、宽52厘米的《城邑图》 , 图上绘有城墙 , 用蓝色画出城门上的亭阁 , 红色表示街坊和庭院 , 按正方形画出街道等;长100厘米、宽78厘米的《驻军图》采用红、黑、青三色绘画 , 图中所绘主区位于今湖南南部宁远九嶷山与南岭之间 , 绘有山脉、河流、居民点 , 着重标出9支军队的驻地、军队番号、防区界线、军事设施和行动路线 。 图上标示的三支军队:周都尉军、徐都尉军、司马得军呈梯形布置 。 图幅中部的三角形城堡 , 是各支驻军的指挥中心 。 指挥城堡后面注有“甲钩”“甲英”的地方是军队武器、粮草的集积地;《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所绘主区 , 为汉初长沙国南部8县(道) , 即今湖南南部潇水流域、南岭、九嶷山及附近地区 。
推荐阅读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最新消息|IT系统出错 英国银行给7.5万人多发11亿工资
- 硬件|闪极140W多口充电器发布:首发399元 支持PD3.1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Pro|价格相差1000块钱 买小米12还是小米12 Pro?很多人选错了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