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计划|空间站在轨建造“前五棒”五战五捷( 二 )


火箭加注了数百吨推进剂 , 体重一下子增加了十几倍 , 在多重力共同作用下 , 火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沉 。 因此 , 从发射倒计时6小时起 , 精瞄工作高密度展开 。 发射前-5小时的瞄准参数 , 会成为最终的瞄准结果 , 与火箭弹道等数据一起 , 装订进火箭控制系统计算机 , 指导火箭执行发射任务 。
发射前15分钟 , 此时火箭状态已趋于稳定 , 瞄准人员成为最后一批撤离的人 。
200公里高度飞船也能紧急救生
火箭院长二F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常武权介绍 , 长二F火箭“Y”系列头顶上尖尖的“逃逸塔”与整流罩内的飞船相连 , 塔高8米左右 , 是逃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可别小看这个逃逸塔 , 长二F火箭飞行可靠性评估值0.9894 , 靠逃逸系统保障的航天员安全性评估值已达0.99996 , 这些数值不断攀升与逃逸塔息息相关 。
常武权说 , “Y”系列从地面到太空的每个时段 , 都会第一时间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火箭起飞前900秒至起飞后120秒内 , 飞行高度在0至40公里时 , 逃逸塔能拽着轨道舱和返回舱与火箭分离 , 并降落在安全地带;
逃逸塔分离后至抛罩前 , 飞行高度在40至110公里时 , 整流罩上的高空分离发动机能带着航天员乘坐飞船逃逸;
整流罩抛掉至飞船入轨前 , 飞行高度在110至200公里时 , 飞船能直接和火箭二级分离 , 实施紧急救生 。
航天员的安全 , 是中国航天发射的重中之重 。
作者:本报采访人员 郑蔚 通讯员 桑茜 张娟娟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
【中国空间站计划|空间站在轨建造“前五棒”五战五捷】摄影:高楠 张旖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