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员|太空救援,“中国最快只需要8.5天”!( 二 )


长二F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常武权介绍称 , “本次任务中 , 我们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 , 探索实施了两发火箭发射场流程的并行与优化 , 预计可以将发射准备时间缩短20%左右 。 另外 , 我们还为全新的测发流程进行了技术储备 。 ”
当然 , 最令人欣慰的情况是空间站一切顺利 , 值班火箭一直安安静静地在技术阵地等待着 , 直到转入下次任务正常发射流程 。
从神舟十二号发射时就“起立就位”的长二F遥13火箭 , 在发射神舟十三号时已经长期竖立了超过5个月 。 这样长期“站岗”会对火箭产生不利影响吗?常武权介绍说 , 型号队伍经过大量的分析和试验之后 , 认为火箭完全可以承受这些变化 , 不会受到影响 。 此外 , 出于安全考虑 , 火箭上的部分电池以及火工装置等暂不安装 , 存放于专门的库房 。 在接到应急救援任务后可以快速安装到位 , 不会影响火箭发射 。
“载人航天 , 人命关天”同样也是神舟飞船的首要准则 ,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介绍 , 为了保证天上、地上都具有保护航天员生命、在紧急条件下接回航天员的能力 , 神舟飞船团队开创了天地结合的应急救援任务模式 , 即携带两艘飞船进场 , 由一艘船作为发射船的备份 , 作为遇到突发情况时航天员的“生命救援之舟” 。 它也采用“滚动待命”策略 , 在前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时 , 后一艘载人飞船已经在发射场待命 , 并具备8.5天应急发射能力以实现太空救援的能力 。
除了在发射之后为航天员提供的应急救援保障 , 在火箭发射时 , 长二F火箭也增加了故障检测和逃逸救生系统 , 在火箭顶部带有逃逸飞行器 , 全箭可靠性指标0.97 , 安全性指标0.997 , 是我国可靠性指标最高的运载火箭 。 如果火箭在发射时遭遇突发意外情况 , 逃逸系统会立即启动 , 像拔萝卜一样带着返回舱飞离故障火箭 。 之后返回舱与逃逸飞行器分离 , 并自动打开降落伞 , 缓慢降落到地面 。 据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二F火箭副总师刘烽介绍 , 此前逃逸飞行器只能往某个固定方向逃逸 , 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 “如果说逃逸飞行器只能向东逃逸 , 但当时地面吹来一股向西的风 , 这样可能导致返回舱开伞后又被吹回到故障火箭附近 , 威胁航天员安全 。 ”
因此研制人员在现有的控制逃逸发动机的基础上 , 新增发动机点火功能 , 使逃逸飞行器可以向垂直于地面风的方向逃逸 , 更加安全、灵活 。 常武权透露 , “比如地面刮的是南风 , 如今可以提前选择与南风垂直的东方逃逸 。 ”
经过改进火箭的逃逸系统后 , 长二F的安全性评估值达0.99996 。 常武权解释说 , 小数点后这一串数字代表着它具备国际先进水平 , “就目前的技术状态 , 长二F火箭平均发射10万次才可能有4次逃逸失败 。 在保障航天员安全方面 , 它比‘万无一失’的水平还要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