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国内首个聋哑人快递组织:一个公益项目的破产( 三 )


经过三四个月的尝试磨合,吾声快递员每日送单量基本与健康快递员基本持平 。团队顺畅运转起来了,接着,团队吸引到了更多的聋哑人,从 30 多人发展到了 100 多人 。
每天早上 5 点半,史荣华会出门买上一份煎饼果子,再换一个电瓶,在快递站点 6 点开门之前赶到 。然后从传送带上分拣包裹,装进袋子里,开始一天的配送 。

人物|国内首个聋哑人快递组织:一个公益项目的破产
文章图片

天蒙蒙亮,开门前,等待的快递员们  | 极客公园摄
路上有人迎面跟他打招呼,他会微笑回应 。天热的时候,总有客户塞给他一瓶水 。他热爱这份工作 。收入可观,每个月到手接近一万元——这是大部分聋哑人达不到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送快递的过程会接触到很多健全人 。他渴望与他们多交流 。
还有一天,史荣华就干满一年了 。他负责两个小区,共 109 栋楼的快递配送 。每一户他基本都认识了 。在他的微信列表里,每位客户的备注名是“小区名+楼牌号+户号” 。他记得每一户的习惯:XX 白天在家,可以送上门;XX 白天不在家,需要把包裹放在快递驿站、门口或是消防栓 。

人物|国内首个聋哑人快递组织:一个公益项目的破产
文章图片

史荣华微信列表里的小区住户编号  | 极客公园摄
晚 7 点,我在史荣华住处楼下的一个大众食堂里和他见了面,他刚下班不久 。我在手机上打字输入“你好”给他看 。
“你可以跟我说话 。”他发声回应我 。他喜欢和健全人对话,以纠正自己的发音 。就像健全人学英语,能听见正确的发音,才有机会矫正自己 。不同的是,聋哑人发声更为艰难 。说话时,史荣华的声音很大,吐字并不特别清晰,再加上缓慢的语速,总是引起周围人的侧目 。
餐厅有点吵,我用力地抓住他说的每一个音:刚入行时,他亏了不少钱:路线不熟悉,送得慢,被投诉;快递丢了,被投诉;东西没放对地方或者客户没找到,被投诉 。前两个月的实习期间,一个月送了 5000 多件,原本能有 6000 多元的收入,但因各种投诉被扣了 2000 多元 。
每天两三百件快递,时常要爬 6 层楼梯 。他想放弃,但坚持了下来,“为了赚钱,因为我想换个更好的助听器 。”
每个月有那么几天,他会抽空去助听器店看看,他看中了一款更新的,能打电话,也能连蓝牙当耳机用 。“我没有凑够钱,就一直很期待,那个特别好!特别着急想买!”每次从助听器店回来,他就更努力地送件 。
3 岁那年,因发烧导致失聪 。此后直到 14 岁,家里人一直通过手势比划与他沟通 。在学校,他上课睡觉、不做作业,老师从不管他 。他从没发现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