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科学好故事|大脑功能背后的复杂运作方式:界限越来越模糊( 三 )


研究中当你以为你的研究结果是一些与高级认知有关的东西 , 但实际上 , 这些结果可能只反映了参与任务的(实验对象的)眼睛在以不一样的方式运动 。
不过 , 其他一些科学家也指出 , 近期的发现突出了神经科学中一个更深层次的概念问题 , 根据某些先入之见来划分大脑的区域 , 以为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边界——这是错误的——同样的边界也存在于大脑功能中 。
2019年 ,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开始测试公认的心智功能类别的合理性 。 他们在测试认知控制不同方面——包括工作记忆、反应抑制和学习等——的实验中收集了大量的行为数据 , 并在机器学习分类器中运行 。 研究人员发现 , 这些行为数据的分类结果与预期的大相径庭 , 传统的大脑功能类别混淆在一起 , 并充分划分成新的类别 , 似乎“在更加通用的构念层面上共同发挥作用” , 这些结构没有相应的标签 , 并可能不直接与人类的意识经验有关 。
同时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发现 , 测量知觉或记忆的任务“实际上并没有测量不同的构念” 。 这表明 , 这两种分类其实并不精确 , 这并不是说“感知”或“记忆”是一个无用的术语 , 而是说 , “如果想了解大脑的‘所作所为’ , 我们可能需要更精确的方法来理解特定的功能” 。
事实上 , 研究人员甚至不清楚如何区分感知测试和记忆测试 , 这些分类构念可能实际上并不是大脑真正的组织特征 。
一些科学家反驳称 , 只要我们知道视觉皮层不仅仅与视觉有关 , 或者记忆网络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记忆 , 我们就不一定需要重新思考这些功能分类本身 。 但有时候 , 过度宽泛、模糊地使用一个术语会对我们设计的实验类型和提出的假设产生有害影响 。
在涉及情绪和情感的研究中 , 这种影响可能是最明显的 。

新浪科技|科学好故事|大脑功能背后的复杂运作方式:界限越来越模糊
文章图片
图4/5
当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拉塞尔·波德瑞克使用机器学习对一个庞大的行为数据数据库进行分类时 , 出现的分类似乎与可识别的心智活动分类(如学习或记忆)并不相符
恐惧与困惑
约瑟夫·勒杜克斯是纽约大学的神经科学家 , 以其在杏仁核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 。 杏仁核通常被称为大脑的“恐惧中枢” , 但这种框架性的描述是非常错误的 , 也是非常有害的 。 “多年来 , 人们在介绍我的时候 , 都会说我发现了恐惧感是如何从杏仁核中产生的 , ”他说 , “但是当我被这样介绍时 , 我总是有点退缩 。 最后 , 我受够了 。 ”
在过去的十年里 , 勒杜克斯一直在强调杏仁核与恐惧感的产生完全无关 , 恐惧是一种对情境的认知解释 , 是一种与记忆和其他过程相联系的主观体验 。 一些人所经历的恐惧心理现象 , 可能在另一些人的体验中是完全不同的 。 研究表明 , 恐惧感产生于前额叶皮层和相关的大脑区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