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新版系统、智能座舱,还有自研编程语言:鸿蒙生态迎来中场战事( 二 )


“HarmonyOS正在不断迭代、演进 , 成为构建‘亿亿连接’的技术基石 。 每一届华为开发者大会都是HarmonyOS的重要里程碑 。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龚体强调 。

华为|新版系统、智能座舱,还有自研编程语言:鸿蒙生态迎来中场战事
文章图片

大会现场(许诺 摄)
将发布自研鸿蒙编程语言 , 华为补齐基础设施步伐加速
会上 , 龚体还宣布了一个消息:在不久的将来 , 华为将发布自研鸿蒙编程语言 。
这是一个离消费者更加遥远的话题 , 很容易让人忽略它的重要性 。 简而言之 , 编程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就是一种计算机和人都能识别的语言 , 它能够让程序员准确地定义计算机所需要使用的数据 , 并精确地定义在不同情况下所应当采取的行动 , 是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中一个基础的工具 。
在说到这个话题时 , 龚体并未进行详细阐述 , 只是简单地表示 , 这将“为鸿蒙生态基础设施补上最后一环” 。
许多用户不了解的是 , 截至目前 , 市面上尚无中国企业主导开发的主流编程语言 , 在其他底层应用供给上的发展也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 这也是中国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头重脚轻”的一个表现 。
“中国处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末端 。 ”今年四月间 , 这句话出现在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的PPT上 。 当时 , 他正与包括新京报贝壳财经在内的多家媒体进行一场小型座谈 。 他指出 , 这一境地 , 带来三个后果:海量销售只能换来有限利润 , 企业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 以及数据安全、数据流动等问题上的风险 。
在另一张PPT上 , 能够看到 , 国产操作系统上 , 已经有了HarmonyOS、红旗和UOS等产品 , 编译器也有了华为的方舟编译器 , 数据库有了GBase , 芯片上也有了中芯国际等国产厂商的产品 , 唯独在编程语言上 , 依然存在着空白和断裂 。

华为|新版系统、智能座舱,还有自研编程语言:鸿蒙生态迎来中场战事
文章图片

杨海松使用的PPT (许诺 摄)
这个空白和断裂 , 也正是龚体所言的 , “鸿蒙生态基础设施的最后一环” 。 华为现在要做的事情 , 就是把因为制裁而缺失的技术和服务给补齐 , 而这些其实也是中国科技行业最欠缺的底层技术 。
HMS已经站稳脚跟 , 开源成为华为打造生态关键抓手
这些基础设施中 , HMS(华为移动服务)同样是关键的部分 , 它是华为用于替代GMS(谷歌移动服务)的多终端、跨 OS 的移动服务 。 大会上 , 华为云CEO张平安透露 , 截至目前 , 集成HMS Core开放能力的全球应用已经超过17.3万个 , 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1% , HMS服务已经站稳了脚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