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 , 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指导意见》及配套文件《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 。
根据行动计划 , 深圳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关键部件、核心技术开发并鼓励其与国际一流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研发 , 围绕生物医药、高端生物医学工程、精准医疗、数字生命等重点领域 , 重点支持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生命组学、再生医学等基础研究 , 推动新药创制、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生物医学成像等技术发展 。 围绕重大疾病加快核心关键技术难点攻关 , 研发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疗设备 。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认为 , 深圳生物科技在细分领域优势明显 。
深圳共有GMP生产资质的药品企业64家 , 超10亿元的企业11家;共获批3个一类创新药物 , 位列全国第四 。 医疗器械方面 , 2020年深圳医疗器械领域实现产值525.67亿元 , 同比增长21.6% , 占我国医疗企业市场总规模约8% , 在医学影像、体外诊断、植介入等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创新成果方面 , 2020年深圳有效注册医疗器械产品共9527件 , 居全国第四;增量1666件 , 居全国第二 。 精准医疗方面 , 深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研究中心和国内基因测序应用龙头城市 , 贡献了全球约40%的基因测序数据 。 深圳国家基因库是我国唯一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基因库 , 也是全球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 。
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河套深港生物医药创新政策探索区、光明生物医学工程创新示范区、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坝光国际生物谷精准医疗先锋区等五大特色园区 , 将形成深圳生物医药产业“一核多中心”格局 。
主动“牵手”:借力国家级平台
国家级审评审批机构分支和研发平台正在向深圳汇聚 。
去年12月23日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和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 , 在深圳市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揭牌 。 深圳成为继上海之后 , 全国第二个拥有国家药监局分中心的地区 。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专家何渊源认为 , 大湾区分中心作为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中心的派出机构 , 直接承担新药和医疗器械审批工作的可能性较低 , 主要功能是为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国家级的技术指导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多种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体制和机制的有效衔接 , 靠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生物医药企业和创新团队 , 建立审评审批的便捷机制 , 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 , 降低创业创新成本 ,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MD|AMD 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交易完成时间推迟 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