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汽车芯片“黑市”交易调查:价格飙涨数百倍 “芯荒”何时到尽头?( 七 )


崔东树则表示:“要完全解除芯片的短缺,估计还是到明年春节销售高峰之后 。”
虽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崔东树认为,“汽车芯片供给最黑暗期已经过去,预计未来几个月的汽车产销会不断走强 。”
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也表示,截至目前,汽车产业受芯片短缺影响的问题还比较明显,但是综合各种迹象看,预计四季度将比三季度有所缓解 。
零部件板块或迎配置良机
“芯荒”逐步缓解的同时,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国内乘用车生产172.1万辆,环比8月增长16.1%;国内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约为173.7万辆,环比增长15.0%,走势改善 。
乘联会方面表示,9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约为69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8月增长16% 。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4.3%,同比增9.4个百分点;批发市场份额为47.7%,较同期份额增长11个百分点 。且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强、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压力,变不利为有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方面取得明显增量,比亚迪、上汽乘用车等传统车企销量同比均呈大幅增长 。
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对汽车板块的信心正在不断增强 。根据Wind数据,进入10月,汽车板块整体走强,截至目前板块涨幅超10% 。其中,比亚迪(002594.SZ)、长城汽车(601633.SH)、长安汽车(000625.SZ)等涨幅居前 。
东吴证券研报称坚定看好汽车板块,“电动化+混动化+智能化”带来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是汽车板块投资最核心变量,依然成立 。
申港证券研报则表示,随着“缺芯”状况迎来改善,汽车行业逐步进入补库存周期,产销情况有望进一步改善,前期受“缺芯”及原材料涨价压制明显的汽车零部件板块随边际改善迎来布局机会 。
“2021年四季度是汽车零部件板块迎长期国产崛起和短期‘缺芯’反转共振的关键节点 。长期来看,汽车行业智联电动、国产崛起背景下国产零部件具备全面崛起的充分条件,加速进口替代、全球配套是未来10年主旋律;短期来看,汽车零部件过去一年在原材料、芯片、运费、限电等各类原因中表现不佳,目前各类利空或边际趋缓、或出现明显拐点,Q4(第四季度)为配置良机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员表示 。
此外,银河证券研报认为,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将带动汽车数据海量增长,汽车存储市场将迎来爆发 。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存储芯片占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的8% 。银河证券预计,汽车存储芯片未来将进一步打开市场,有望在2025年达到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的12% 。
“眼下海外企业垄断汽车存储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全球芯片短缺正加速推动国内厂商国产化导入进程 。”银河证券方面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