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媒体|涨价潮下,宁德时代们的三重焦虑( 二 )
《财经十一人》10月1日在《动力电池供不应求 , 大赢家却不是宁德时代》一文中曾指出:电池产业繁荣的最大的受益者是供应链上游企业 , 而非电池企业 。 现在 , 这一结论可以进一步细化为:锂电池产业链当中越靠前的环节收益越大 。
以镍钴锂矿产为主要产品的企业毛利增长最为明显 , 头部企业平均毛利率相比2020年增长了超过10个百分点 。 电解液企业当中 , 拥有自产六氟磷酸锂能力的企业毛利增长明显 , 如多氟多、天际股份 , 而没有自产能力的企业则增长有限 , 如新宙邦 。 正负极、隔膜、铜箔等行业平行传导上游成本压力 , 毛利率基本保持不变 。
电池企业则消化了整个产业链涨价的绝大部分压力 , 虽然上游各个环节都在大幅涨价 , 但是从2021年1月到现在 , 动力电池的交付价格却并没有太大变化 。
文章图片
图3/7
2021年1月-10月 , 电芯价格还有小幅增长 , 而模组与电池包作为电池企业交付客户的主要产品形态 , 价格几乎没有波动 , 锂电池产业链价格上涨的压力几乎都被消纳在电池制造环节 。
电池企业并非主动承担产业链涨价的全部压力 , 电池很难涨价的原因在于车用动力电池是一种高度定制化的产品 , 电池企业与车企深度绑定 , 是1对1的供应关系 , 给A车企造的电池 , B车企用不了 , 于是就形成了电池价格10个月不涨不跌的状态 。
宁德时代之所以在毛利上表现优于同行 , 业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销量的20%是宁德时代设计的标准规格电池包 , 是占比最大的型号 。 这让宁德时代拥有比同行企业更强的议价能力 , 可以根据账期、价格等多种因素在多个客户中间灵活调整 , 获取最大利益 。
此外 , 供应链的涨价除了幅度让人触目惊心 , 涨价频次也完全超出了电池企业的承受能力 。 据一位准一线电池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 , “现在根本就不敢接大额订单 , 原材料动辄一个月涨三到五成 , 这个月接单 , 两个月后交付的时候就卖多少陪多少 , 到时候再出调价函 , 少不了又是一轮舆论风波和高昂的沟通成本 。 ”
锂电池原材料的涨价速度究竟有多快?澳洲主力锂矿公司Pilbara从今年7月开始在BMX电子平台拍卖锂辉石矿 。 7月首次拍卖价格为1250美元/吨 , 9月中第二次拍卖 , 价格就猛涨到2240美元/吨 , 10月26日最新的一期拍卖 , 价格再创新高 , 达到2350美元一吨 。 三个月时间 , 锂辉石矿价格近乎翻倍 。
价格虽然是电池企业现在面临的棘手问题 , 但不论电池企业本身还是行业专家 , 都认为价格只是电池企业面对的最小问题 , 毕竟在动力电池高度景气的市场环境下 , 就算上游涨价凶猛 , 电池企业也只是赚钱多少的问题 , 并不会伤筋动骨 。 而供应紧缺和碳排放 , 才是电池企业主要的焦虑来源 。
推荐阅读
- 原神|《原神》「飞彩镌流年」2.4 版本预下载已开启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龙珠|realme GT2 Pro 预热,联名《龙珠》定制新品
- 短片|马蜂窝推全球首份《星际太空旅行指南》,发布年度短片
- 公司|《Control》开发商正在与腾讯合作开发一款PVE射击网游
- 技术|史河科技《船舶除锈机器人》项目获202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 短片|马蜂窝推出《你咋不上天呢?》,每一次探索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 直播|演示视频创作软件《万兴鹿演》新增“虚拟形象录制”
- Create|什么是元宇宙游戏?百度《希壤》成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导论|时隔五年,普林斯顿大学经典书《在线凸优化导论》第二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