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11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 。 其中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经网络评审组、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 , 科技部审核 ,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 。 其中 , 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 , 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 , 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 , 一等奖18项 , 二等奖137项 。 有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 。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有哪些特点?获奖项目聚焦哪些方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
2020年 , 科技部在延续已有做法的基础上 , 扎实有序组织开展了国家科技奖评审工作 。 学科专业组初评应急调整为网络会议评审 ,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 , 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
文章图片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 侯立宏:严把质量关 , 控制奖励数量 , 2020年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授奖率(下降至)14.9% , 其中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数量较2019年减少20% , 坚持标准 , 宁缺毋滥 , 提高国家科技奖励的含金量 。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持续激励基础研究、强调成果应用积淀 , 评选出一批原创性成果 , 既有在现代数论这样的前沿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 也有致力于解决应用基础研究或环保、卫生、农业等民生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 提名成果要求应用需满三年以上 , 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十年磨一剑” 。 像自然科学奖项目“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是项目组立足祖国边疆 , 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从1979年建立以来 , 深入研究“呼吸疾病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机制以及早期干预”这一科学问题 , 对我国呼吸疾病的防控和诊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 并推动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与发展 。
推荐阅读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地球|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澎湃问吧年度盘点(上)
- 网友|重磅!2021年度『量化』关键词揭榜
- 挖矿|深信服2021年度安全技术盘点,解决了用户哪些需求呢?
- 短片|马蜂窝推全球首份《星际太空旅行指南》,发布年度短片
- 征程|2021年度图片报道·新征程|31张日历记录:中国在路上
- 人物|继“年度恶人”之后 扎克伯格又被批“殖民”夏威夷
- 华为|年度盘点 | 人享其行、物优其流 交通数字化转型开启行业发展新篇章
- 飞船|2021中国航天年度照片,每一张都让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