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深度整理:谷歌Tensor自研手机芯片规格分析,实际性能不尽如人意( 二 )


Google Tensor 使用的是三星 Exynos 的框架 , 不但有相同的时钟和电源管理架构 , 它们的存储控制器、外部接口的 PHY IP 等高级块 , 甚至连 ISP 和媒体编解码器等较大的 IP 功能块都很相似 。 有趣的是 , Github 上已经有 GS101 的公开信息 , 可以 1:1 地比较它和 Exynos 的结构组成 。
【雷锋网|深度整理:谷歌Tensor自研手机芯片规格分析,实际性能不尽如人意】不过 , 虽然用了 Exynos 的基础模块和框架 , 但 SoC 的定义确实由 Google 控制 , 结构和IP 块之间的连接设计上 , Google Tensor 和三星 Exynos 都是不同的 。
例如 Exynos 上 , CPU 是用总线连起来的 , 而 Google Tensor 的 CPU 集群是被集成在一个更大的 CCI 里面 。 从外部看 , 可能是用了不同的总线设计 , 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IP 。 另外 , 像内存控制器的连接方式 , 它们也是不太一样的 。
性能规格分析
单看 CPU 就知道 Google Tensor的特殊之处 , 2x X1 + 2x A76 + 4x A55 , 这个“2+2+4”结构在三星 Exynos 9820 和 Exynos 990 都出现过 。 但当今 Android 旗舰 SoC 中 , 1+3+4 才是绝对的主流 。 而且敢堆 2 颗 X1 的 , 仅 Google 一家 。

雷锋网|深度整理:谷歌Tensor自研手机芯片规格分析,实际性能不尽如人意
文章图片
图3/17

理论上有两颗 X1 超大核 , 其 CPU 多核性能会比单颗 X1 的产品更强 。 而频率上 , Google Tensor的 X1 都是 2.8GHz , 略低于骁龙 888 的 2.84GHz 和 Exynos 2100 的 2.91Hhz 。 此外 , Google 还和骁龙 888 一样给了 1MB L2 缓存 , 比 Exynos 2100 的 512KB 残血 X1 更猛 。
大核(编者:你喜欢叫中核也行)这边 , Google 选择了古老的 A76 架构 , 这是件很有争议性的事(2.25GHz , 256KB 的 L2 缓存) 。 毕竟这并不合理 , 因为 A77 和 A78 的性能和能效比都更高 。 连 Anandtech 都没从 Google 那里得到明确的解释 。
他们猜测可能是几年前设计芯片的时候 , 三星手上也没有更新的 IP 供 Google 选择 。 也可能是在超大核换成 X1 的时候 , 没有时间连大核也一起换了 。 但 Google 应该不是特意选用 A76 的 , 因为从下面的测试可以发现 , A76 真的是跟不上时代了 。
小核这边 , 4 个 1.8GHz 的 A55 。 Google 选择了 128KB 的 L2 缓存 , 而不是三星 Exynos 自己用的 64KB , 这让这个 CPU 更像骁龙 888 了 。 但比较奇怪的是 , Google 把集群的 L3 缓存频率和 A55 绑定 , 这会导致延迟和功耗问题 。 另外 , 这也和 Exynos 2100 的 L3 频率是不同的 。
Google Tensor的 GPU 是 Mali- G78 MP20 , 规模仅次于麒麟 9000 的 G78 MP24(编者:G78 的极限) 。 大家最开始以为 Google 会用低点的频率来提升能效比 。 但结果 Google 竟然把着色器频率推到 845MHz , 把 tiler 和 L2 频率推到 996MHz , 简直癫狂 。 另外 , 它也是第一个用上 G78 分离频率特性的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