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法炒房三月亏20多亿:房地产巨头大翻车 AI根本把握不住房价( 三 )


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Zillow Offers业务大增也就不足为奇 。
但短短几个月内,让Zillow Offers不得不关停的,也是因为楼市 。
本来持续升温的美国楼市,却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增长速度明显变缓 。
这一点人能感觉得到,可是基于数据推理的算法却不行 。
它拿着过去几个月大涨的数据,给出的预估也依旧在按照上涨的趋势走 。
不少人都发现,Zillow给出的预估价格太高了 。
有网友就举例说,他曾经注意到Zillow估价为80万美元的房子,其真实价格可能只有30-40万 。

AI|算法炒房三月亏20多亿:房地产巨头大翻车 AI根本把握不住房价
文章图片

彼时Zillow的一些竞争对手有所察觉纷纷收手,但它不知是不是因为对自己的算法过于自信,仍按给出的估价大量收房 。
结果,房子就这样砸在自己手里了 。
据统计,在第三季度结束时,Zillow手中房屋库存量达9790套,远高于第二季度的3142套库存 。
CEO巴顿也将这次Zillow的“滑铁卢”归咎为算法的失误 。
房价的不可预测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
他表示,这一切的源头,还是Zestimate算法无法准确预估未来3-6个月的房价 。
算法炒房已成新产业
看来,房价这趟深水,AI是真的把握不住 。
不过,在美国,像Zillow Offer这样基于AI估价的房产中介服务已形成一种固定模式,叫做Instant Buyer,简称“iBuyer”,可以理解成“闪买” 。
流程就是平台买入-持有-改造-再出售 。
借助AI估值模型,平台一周就能完成出价并支付给业主,以此不断购入被低估的房产 。
挂牌时,也由AI对房屋价值进行自动评估 。
虽然平台这样直接购买房子并自己翻修,风险很大,但同时利润也很高 。
整个“去中介化”的流程相比传统房产买卖模式,还可以大大节省交易周期(最快只需两周) 。
而iBuyer模式最早从2014年成立的Opendoor开始(2020年12月上市,估值48亿美元) 。
随后,Offerpad(2015年)、Redfin(2017年)、Zillow Offer(2018年)等iBuyers也纷纷进场,借着这片快速增长的科技“蓝海”分一杯羹 。

AI|算法炒房三月亏20多亿:房地产巨头大翻车 AI根本把握不住房价
文章图片

△美国前三大iBuyers公司业务范围,蓝色Opendoor,黄色Offerpad,绿色Zillow Offer
在此次房价波动中,这些公司日子也不好过,只不过没有Zillow Offer这么离谱罢了 。
比如Opendoor今年第二季度就亏损了1亿多美元 。
所以iBuyer这种房产买卖经济模式,风险真的很大啊 。
【AI|算法炒房三月亏20多亿:房地产巨头大翻车 AI根本把握不住房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