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二 )


文章图片

1983年 , 任天堂Famicom问世 , 成为电子游戏的里程碑 。 在商业竞争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 , 游戏开发者们逐渐摸索出一套高效可行的图像创作规律 , 形成了我们如今所熟悉的像素风格:

美学|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首先 , 为了保证游戏操作 , 画面需要清晰高效 , 因此强调简练的线条轮廓和对比强烈的配色 , 同时去除难以表现的细节 , 保留突出的特征 。
此外 , 为了在有限颜色范围内制造更加丰富的观感 , 游戏还会利用色彩抖动 , 在相邻像素间加入彼此的颜色 , 将4种颜色 , 组合出22种颜色 , “欺骗”眼睛感知更多色彩 , 增加画面层次 。

美学|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游戏之外 , 像素风格也在绘画领域大放光彩 。 其中 , 成立于1997 年的eboy团队尤为突出 。 他们最擅长将高密度的像素画 , 运用到公共空间、产品、海报等一系列商业项目中 , 让简单与繁杂达成奇妙的共存 , 在全世界收获大量粉丝和客户 。

美学|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如今 , 像素画早已从电脑最原始的图像表现方式 , 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数字艺术创作风格 , 曾经被指责粗糙、生硬的像素风 , 开始成为简洁清晰、便于传播的代名词 。
2. 像素艺术为何使人快乐
首先 , 无论绘制的图形复杂与否 , 创作像素画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美学|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① 基于对单个像素进行的操作;
② 一个像素只能记录一种色彩信息 。

美学|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相比于其他形式的绘画 , 创作像素画更像是在对像素点进行放置、编排和上色 。 这个特点让像素自身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和控制感 。
每一个色块的大小固定 , 不用担心点出的点会过大或过小 , 创作者只需根据自己的需要将一个个色块进行放置组合 , 以连接出各式的线与面 。

美学|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不管是调整还是删除色块都非常简单 , 甚至任何人只要有一根笔和一张带格子的纸 , 就可以立即开始创作了 。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总是偏好更简单的信息 , 信息越有序、可控 , 流畅性就越高 , 大脑在处理信息时工作量也会相应降低 , 让人感觉舒适、快乐 。

美学|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