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滴滴联合比亚迪造车D1:从一个网约车平台向汽车运营商转变

_原题是:滴滴 , 为何要联手“造车”
来源:投资界
作者:闫启
滴滴又一个庞大的蓝图正在缓缓落地 。
11月16晚上 , 滴滴出行举办第12场“滴滴开放日” , 正式发布了第一个汽车硬件—— D1。 这是一款专门为共享出行而生的新物种 ,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和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共同出席 。

新浪科技综合|滴滴联合比亚迪造车D1:从一个网约车平台向汽车运营商转变
文章图片
图1/2
滴滴正式发布第一个汽车硬件——D1
滴滴要造车?事实上 , D1是比亚迪为滴滴量身定制 , 用程维的话来说是“专门为共享出行而生”——这款车并不是将整车售卖给司机 , 而是采用按照公里付费的模式 。 未来人们不必拥有车辆 , 也能拥有美好出行 , 正如程维调侃:“我没有驾驶证 , 不出意外的话 , 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驾驶证” 。
成立8年后 , 滴滴将要驶向何方?
滴滴的新物种:首款汽车诞生
8岁的滴滴 , 发布第一个汽车硬件 。
前天晚上 , 滴滴出行举办第12场“滴滴开放日” , 正式发布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 , 而长沙将成为 D1 的第一批投放城市 。 投资界从现场了解到 , 这是滴滴推出的首款汽车 , 也是一款专门为共享出行而生的新物种 。

新浪科技综合|滴滴联合比亚迪造车D1:从一个网约车平台向汽车运营商转变
文章图片
图2/2
针对司机 , D1采用了高度定制的超级座椅、移动公文包等
D1由滴滴联合比亚迪共同设计开发 , 完全是为滴滴量身定制 。 因为这款车是基于滴滴平台上5.5亿乘客、上千万司机需求、百亿次出行数据 , 并针对网约车出行场景 , 在车内人机交互、司乘体验、车联网等多方面进行了诸多定制化设计 。 柳青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 “有一个司机师傅每天要到我的微博里面固定时间下面发一条微博 , 你知道他说什么吗?他说我开滴滴开得屁股疼 , 你们要帮我解决一下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我们做了透气的座椅 , 还增加了电动腰托的功能 。 ”
在外观上 , D1采用清新的“青果色”作为主打色调 。 柳青透露 , 选牛油果绿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跟自然融合在一起 , 希望城市有越来越多的树木、越来越多的绿色 , 出行行业因为自带的焦虑感 , 多多少少是有些灰色的 , 但未来的出行一定是多姿多彩的 。
针对司机 , D1采用了高度定制的超级座椅、移动公文包等 , 让司机在长时间驾驶工作中减缓疲劳 。 为降低司机的营运成本 , D1在租金、充电等方面更加实惠 。 D1还联通了车与滴滴平台 , 通过一块10.1寸大屏实现车网一体操作 。 值得一提的是方向盘上的“滴滴键” , 司机师傅通过“滴滴键”一键接单 , 再也不用在行驶过程中用手机接单 。
对乘客来说 , D1是一款“可遥控”的网约车 。 乘客上车前可以通过滴滴App调节车内空调温度、风量等 。 当乘客呼叫D1时 , 平台会派发一个彩虹颜色与迎驾车辆匹配 , “彩虹接驾灯”让乘客更方便找车 。 此外 , D1还设计了如单侧电滑门、开门礼宾灯、为女性用户设计更低的上下车高度等多处细节 , 考虑到了此前乘客在网约车出行中遇到的种种痛点 。
在介绍D1时 , 程维说:“要问我D1多少钱 , 对不起 , 它没有价格 。 ”因为这款车并不是将整车售卖给司机 , 而是采用按照公里付费的模式 。 这意味着 , 在司机端 , 该运营模式可以帮助司机端实现“0成本”运营 。 同时在购置端 , 通过大规模定制 , 滴滴可以极大降低采购成本 。
程维感慨 , 过去的一百年 , 地球上生产出来了几十亿辆为家庭设计的汽车 , 这是第一次汽车不为家庭 , 而是天生为共享设计的 。
不再只是一个网约车平台
滴滴要做什么?
滴滴不再只是一个网约车平台 。
程维认为 , 未来十年 , 中国乃至全球有机会从3%的共享比例提升到30% 。 提高出行共享率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 共享化是未来出行的最优方案 。 在未来 , 购买服务将替代购买工具 , 一个人不必拥有一辆车 , 就可以拥有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
“我没有驾驶证 , 不出意外的话 , 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驾驶证” 。 程维自嘲自己是“无证”青年 。
而柳青也直言 , 滴滴希望引领一种轻资产的生活方式 , 未来未必需要买车 , D1在尝试给大家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 “这一代年轻人的父辈已经不能告诉我们怎么生活了 , 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特立独行的、符合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 ”
看起来 , D1表面是一台新的汽车 , 但是背后是未来出行新的模式、新的方向 。 这意味着 , 滴滴正在从一个网约车平台向汽车运营商转变 。
实际上 , 滴滴从2018年就开始布局起来 。 彼时 , 滴滴联合比亚迪、北汽等31家汽车企业成立了“洪流联盟” , 滴滴表示该联盟将共同探讨共享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标准 , 并宣称将和车企共同设计、生产共享出行智能工具D1 。 同3月 , 理想汽车宣布车和家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 , 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 , 并组建团队 。 2019年 , 滴滴与北汽新能源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京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积极布局了两年之后 , 滴滴的新蓝图徐徐展开 。 未来滴滴的目标是0188:没有安全一切为0 , 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 这意味着每年100亿小时花在车上 , 相当于2.5亿部50集电视剧 , 500万大学生大学四年的学时 。 柳青希望 , “大家能够精彩、充实、有趣地度过这100亿小时” 。
2020这一年 ,
那个迅猛的滴滴又回来了
今年4月 , 滴滴在战略会上定下“0188”的增长目标 。 这看似激进的目标 , 吹响了滴滴进击的号角 。
首先 , 滴滴在业务上不断拓展边界 。 今年3月 , 滴滴在上海、深圳、重庆等21个城市上线跑腿服务 , 由滴滴代驾师傅担任首批跑腿员 , 可以帮用户代取物品或代购物品 。 6月 , 滴滴货运在杭州和成都上线 , 截至目前开通了全国8个城市 , 日订单超过10万 。
更为轰动的是 , 滴滴还进入了社区团购——推出橙心优选 , 并用了5个月时间拿下了行业第一 。 据悉 , 橙心优选团队今年5月正式组建 , 6月15日通过小程序在成都开始运营 , 主打超低价爆品 。 经过在川渝地区三个月试水之后 , 橙心优选 9月后进入全国快速扩张阶段 。
“滴滴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 , 程维在11月3日滴滴全员会上这样表态 , 足见对这个新业务的重视 。
与此同时 , 滴滴核心业务网约车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 7月20日 , 滴滴旗下拼车独立为“青菜拼车”品牌 。 两天后 , 官方正式推出“花小猪打车” , 这是面向年轻用户的网约车新品牌 。 紧接着 , 滴滴又宣布在杭州、厦门等13个城市试运行“特惠快车”和“滴滴特快” 。
“没有安全一切为0” , 值得一提的是 , 滴滴这一系列业务动作都是基于安全的前提:2019年 , 滴滴安全投入超过20亿元 , 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更是增长到了30亿 。
在这个前提下 , 滴滴用户持续增长 。 程维透露 , “我特意看了一下10月份的数据 , 每天有超过5000万用户用互联网的出行服务 。 ”据了解 , 在国庆节前夕 , 滴滴的峰值订单一度突破过6000万 。
尽管如此 , 目前距离滴滴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 如今D1 的出现 , 让滴滴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
要知道 , 网约车只是滴滴的开始 , 通过智慧交通颠覆出行方式才是滴滴更长久的故事 。 未来的智慧交通一定是基于自动驾驶技术 , 在云端、路端和车端智能协同下 , 革新当下的交通出行运输体验 。 程维预测 , “到2025年 , 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 , 新的迭代版本能够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 。 到2030年 , 希望去掉驾驶舱 , 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 ”
【新浪科技综合|滴滴联合比亚迪造车D1:从一个网约车平台向汽车运营商转变】回想此前 , 红杉资本沈南鹏曾在接受《财经》的采访时被问到:TMD红杉都有投资 , 这三家小巨头谁后劲更足?沈南鹏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 “这取决于你是看五年后、十年后还是看二十年 。 ”现在 , 开始到了验证滴滴的时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