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中国空间站:“太空,我们来了!”
10年前 , 有人在网上发帖问:“国际空间站何时轮到中国人上去?”下面一条回复霸气十足:“中国人要上就上自己的空间站!”
如今 , 这个梦想实现了 。 2021年4月29日 , 随着“天和”核心舱发射 , 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组建阶段 。 按照计划 , 2021年至2022年 , 我国会通过11次航天发射完成空间站建设 , 包括4次货运飞船、4次载人飞船发射 , 以及“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发射 。
中国空间站的基本构型为“天和”核心舱、“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 , 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 , 整体呈T字构型……说到这儿 , 也许你会产生疑问:科幻电影里的宇宙飞船看起来奇形怪状 , 为啥中国空间站要设计成T字构型呢?“我国的空间站采用运载火箭发射各舱段入轨、上天后交会对接的建设方式 , 整体构型仍然要在‘以节点舱为球心的辐射状’构型上做文章 。 因此 , 我们没有走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老路 , 而是设计成独特的T字构型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这样解释 。
【会|中国空间站:“太空,我们来了!”】与国际空间站相比 , 中国空间站虽然起步晚 , 但起点高 , 具有中国特色 。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主任设计师张昊眼中 , 中国空间站够用、好用而且安全 , 载荷支持效率高 , 可提供多种标准接口 , 有望取得可观的工程应用效益 。 “尤其是配备了大小两根机械臂 , 均有7个自由度 , 可独立和组合使用 , 最大作业半径达15米 , 具有负载25吨的抓取能力和厘米级的高精度操作能力 , 在航天员的协同下可完成舱外载荷的安装、更换等复杂操作 , 还能把航天员送到想去的地方 , 完全达到世界第三代空间机械臂的水平 。 ”
当然 , 中国空间站的亮点远不止于此 。 就拿循环利用来说 , 为了减少天地往返运输成本 , 核心舱采用物化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 航天员出汗和呼吸产生的水蒸气可以冷凝水的方式回收 , 排泄的尿液也会回收净化 , 重新作为生活用水使用……
在太空开展科学实验是中国空间站的主要使命 。 据悉 , 神舟十三号任务将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 , 有望获得大量科研数据 , 产出高水平的科学成果;此外 , 航天员还会给青少年带来精彩的天地授课内容 , 成为鼓励学子们热爱航天、参与探索、追求科学的实践平台 。
后续 , 我国将择机发射大口径、大视场的空间天文望远镜“巡天”——其视场角是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的300倍 , 如果在轨运行10年 , 可以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 。 很多国际科学家对此非常感兴趣 , 而我国也一直在努力推进“巡天”的开放使用 。
推荐阅读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凝胶|高交会刮起 “专精特新”风 “小巨人”撑起大视野
- 山西|移动5G+智慧成果亮相山西数字化转型大会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泡芙|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