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锻造高端“引擎” 驱动三晋腾飞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神州行
前不久 ,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 山西大学两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消息传来 , 山西省委、省政府电贺山西大学:“努力在转型发展前沿领域实现更多突破 , 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 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 ”
由于历史的原因 , 山西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相对薄弱 , “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不够 , 缺乏领军型高水平大学 , 重点学科发展不足……”这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
为拉动山西高等教育发展 , 更好助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2017年 , 山西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1331工程”重大战略 , 持续推动三个优化调整 , 全省高校坚持内涵发展 , 面向转型发展主战场 , 强化学科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高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初显 , 一个为山西转型发展提供强大人才和科技支撑的高端“引擎”初步建立 。
破解“千校一面” , 绘高校特色发展蓝图
“围绕新兴产业、新兴技术 , 着力打造10个优势一级学科 , 支持150项左右一般性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 建设20个左右国内知名特色学科群”“支持高校建设一批国家部委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 , 力争1—2个高校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家级”……
2017年3月1日 , 在山西省政府召开的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动员部署会上 , 山西省委、省政府强调按照“山西急需、国内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要求 , 推动高校真正成为解决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 促进山西高等教育振兴崛起 。
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金碧介绍 , “1331工程”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
“1” , 是指方向 , 山西高教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 促进高校“一校一面”特色发展 , 全面破解人才供给结构性短缺问题 。
第一个“3” , 是要解决高校内涵建设问题 。 围绕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团队“三重”建设 , 加强大学核心竞争力建设 。
第二个“3” , 解决的是协同发展问题 。 通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项建设 , 建立高校与产业、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
最后一个“1” , 是要产生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成果 。
为把“1331工程”落到实处 , 2017年 , 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全力加大对“1331工程”投入的同时 , 还安排了近70亿元政府债券资金用于置换高校债务等 , 支持高校发展 。 此后 , 山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3亿元 , 已累计投入15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