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是你吗?面对面能打字就不说话,4亿“云青年”的隐秘曝光!

最近 , 一则网友吐槽当代年轻人交友的微博火了: 当代年轻人 , 试图通过不出门来认识对象 。
不少网友都纷纷表示:太真实了!
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 , 既“社恐”、不爱出门 , 又渴望脱单 。 这样的背景下 , 交友软件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
根据探探12月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 , 累计注册用户破4亿 , 实现互相匹配逾200亿次 。 其中 , 女性在探探上的活跃度比男性更高 。

大城市|是你吗?面对面能打字就不说话,4亿“云青年”的隐秘曝光!
文章图片

“互联网创造了连接 , 可人们对社交的需求 , 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却从未消减 。 ”探探联合创始人潘滢在近日举办的36氪WISE2020峰会上讲到 。
社交是刚需 , 脱单是多数年轻人的诉求 。
而单身群体的崛起、因“社交茧房”产生的孤立 , 不敢或害怕社交 , 却成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情绪符号 。
要不要网恋?成为不少年轻人纠结的难题 。
城市中纠结的「拉面族」
也许没有做好一直单身的准备 , 也从不去主动结识异性、参加相亲 , 但是大多数人 , 还是期待着亲密关系 。
因为 , 独自在城市很多年 , 工作生活都是一个人 , 并没有回到家乡重头来过的可能 , 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都无法去适应这种落差 , 说不准还会被家里的亲戚指指点点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演进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父母 , 独自来到城市 。
诚然 , 城市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 没有小镇的墨守成规 , 对多元价值观更加包容 , 适合年轻人发展个性 。

大城市|是你吗?面对面能打字就不说话,4亿“云青年”的隐秘曝光!
文章图片

这就像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所认为的:“现代城市文化解放了城市居民 , 在村落年代被压抑的那些自我部分 , 正在城市化生活中重新被培养发展起来 。 ”
然而 , 因求学、工作等原因迁移到大城市中的小镇青年们 ,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家族传统观念影响 。
在平衡“现代”与“传统”、“自由”与“传承”的冲突时 , 新旧观念的撞击如同两只无形的手拉扯着这群青年 , 使他们变为“城乡两栖人” 。
他们 , 是被新旧观念牵扯的“拉面族” 。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曾说过一种青年 , 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 。 他们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 , 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 。
不久前 , 社交品牌探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95 后社交观念与社交关系调查报告》中对“拉面族”做出了解释:即是指代家乡在乡镇或农村地区 , 但教育和工作在一二线大城市的这群青年 。

大城市|是你吗?面对面能打字就不说话,4亿“云青年”的隐秘曝光!
文章图片

“拉面青年”是纠结的 , 但他们同样是努力生活并持续奋斗着的一群年轻人 。
“他们需要社交 , 渴望与这个社会产生深层次的连接 , 不是通过一份工作一个房子 , 而是和这个城市的人产生关联 , 让自己感觉我在这个城市中不是过客 , 而是这里的一份子 , 有我和我们共同的印记 。 ”探探潘滢说 。
比以往更需要「网恋」?
不可回避 , 还有很多人不会提及朋友或是对象是从“网友”发展来的 。
在世俗的眼光中, 网上认识的总会与不靠谱等标签挂上钩 , 或者侧面表示自己的人脉圈子小到已经在线下找不到了 , 才会通过网络来寻求 。
事实上 , 这种偏见早都成了老黄历 。
文首引用的数据显示 ,累计注册用户破4亿 , 几近80%的用户为90后 , 95后、00后成为新增主力 。

大城市|是你吗?面对面能打字就不说话,4亿“云青年”的隐秘曝光!
文章图片

很多年轻人 , 手机里都装了一个探探 。
移动互联网发展这十年间 , 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随之更迭 , 也影响了人们的社交方式 。
从短信到QQ、微信 , 从论坛到博客、微博 , 再到抖音快手 , 不断迭代的科技 , 提供更便捷的沟通选项 , 并逐渐塑造了这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社交习惯 。
如今 , 线上交友和线下社交还有什么区隔吗?
好像并不再有什么不同 。
如果社交软件可以帮助我在人海中找到同好 , 或者可以共度余生的那个人 , 为什么要排斥多了一个方式 。
以探探为例 ,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 , 上探探的大抵是男生更为频繁 , 然后数据结果却出乎意料 。 据探探数据调研显示: 女性用户平均每人每天滑动探探300次, 男性用户每人每天滑动 200次 , 女性在探探上的活跃度并不低 。
【大城市|是你吗?面对面能打字就不说话,4亿“云青年”的隐秘曝光!】而在这些滑动行为中 , 女性用户只“右滑(喜欢)”6%的人 , 而男性用户“右滑”喜欢60%的人 。 也就是说 , 女性更为挑剔 , 对有可能与自己匹配的对方 , 审视的更为严苛 。

大城市|是你吗?面对面能打字就不说话,4亿“云青年”的隐秘曝光!
文章图片

有学者曾表示 , 女性在择偶的过程中 , 几乎都有一种“慕强”心理 , 在行为上表现为婚姻的“上迁” , 具体说来就是——女孩找对象 , 总喜欢找比自己强的男孩 , 底线是不能不如自己 。 就像几乎所有女孩对男孩的身高要求一样——一定要比自己高 。
从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看 , 男性人口是7.135亿 , 女性是6.819亿 , 男性要比女性多接近3200万 。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粗略地得出一个结论: 在脱单这件事上 , 男生如果不主动 , 就真的输了 。
那些纠结于不知如何脱单也不想主动开口的男女青年们 , 受困于线下圈子的狭小 , 似乎也正陷入一个社交“茧房”中 , 不愿走出交友舒适圈 , 形成“越回避社交、越不会社交”的循环 , 将自己的生活禁锢于狭窄的空间里 。
幸好有了社交软件 , 让当年不可言说的话可以通过文字发给想说的人 。

大城市|是你吗?面对面能打字就不说话,4亿“云青年”的隐秘曝光!
文章图片

关于网友和网恋 , 有记载的是大约20年前 。
在那个上网还需要拨号的年代 , 痞子蔡和轻舞飞扬的故事被记录在《第一次亲密接触》中 , 当时的爆红ip , 讲述的就是一段关于网恋的故事 。
网恋最初 , 是美好的代名词 。
潘滢说 , 探探希望能够延续网恋的美好 , 让女生可以在上面找到心动的感觉 , 让男生不再担心有被拒绝的尴尬 , 发现被女生“右滑”后 , 会觉得有人喜欢我 , 真好 。
社交降级还是升级?
尊重和鼓励个性 , 是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一 。
打开手机app浏览不同的内容 , 我们会发现:不同的文化圈层都拥有了各自的舞台和观众 , 每个人的偏好和乐趣都在互联网上得到精细的分类 。
表现在个体身上 , 莫过于交流方式的变化 。
过去 , 年轻人开启对话会从星座、属相和爱好等简单标签开始 。 如今 , 随便聊聊关注的大V、收藏歌单和点赞视频 , 便能迅速找到彼此的兴趣交叉点 , 进而产生一个个社交话题 。

大城市|是你吗?面对面能打字就不说话,4亿“云青年”的隐秘曝光!
文章图片

而从另一角度来讲就是 ,不是一个圈子的 , 根本融不进去 。
而表现在日常 , 很多年轻人发现自己和身边的人都不自觉地患上了一种“现代社交综合症”:点赞不聊天 , 合租不说话;熟悉所有同事的微信昵称 , 却不熟悉他们的脸 。
“手机里永远有无数个小红点等着打开:群公告代办、同事寒暄、客户拜访、会议通知……必须一个个认真处理 。 ”社交与压力相伴 。
在不久前探探与中国社科院发布有关“社恐族”的调研数据中现实 , 40.2%的被调研用户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 。
而打开探探 , 就会发现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呈现出了另一面:养猫 , 种花 , 烹饪 , 晒自拍 , 在个人动态中写「求脱单」的动态 。
一面是拒绝社交 , 一面是需要拓展新关联 。
确切的说 , 与游戏陪练、虚拟聊天等行为区别 , 他们需要真实且有深度交流的有效社交 。
潘滢说 , 如何通过技术赋能交友体验 , 让在线社交更真实 , 这是做社交的基本盘 。
用过探探的用户都知道 ,探探的审核机制较为严苛 , 且鼓励用户实名认证 。 在社交平台上交友 , 确保对方真实性 , 会让自己更放心 。

大城市|是你吗?面对面能打字就不说话,4亿“云青年”的隐秘曝光!
文章图片

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降级 , 被反转为在线社交的升级:
社交软件成为打通线上线下的介质 , 通过数据算法的加持 , 找到彼此感兴趣有好感的人 , 在深度交流的基础上 , 延展到现实中的好友或恋人 , 为一段关系的建立创造了可能 。
结语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 , 网络身份和昵称是年轻人的最终幻想 , 是来自于深夜突然的自省 , 是一场戏剧的报幕员 , 我们给自己取了另外一个名字 , 并努力活成期待的模样 , 找寻着同样真诚的对方 。
*资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