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企业|借互联网力量“逆生长” 百年老字号“圈粉”年轻一代( 三 )


企业转型的前提 , 是员工的思想观念要转 。 在组织架构上 , 在人员能力建设上 , 都要做出适应性改变 。
此前 , 天猫带着专家到德州扒鸡工厂实地调研 , 发现其新品迭代慢归根结底是组织架构过于传统 , 仅审批流程就要1个月以上 。 为加快产品更新速度 , 德州扒鸡部门电商部独立运营 , 扁平管理 。 这样新品研发链路缩短一半 , 20天就能推出 。
岭南新宝堂2007年就入驻了天猫 , 花了很长时间来拓展消费人群 。 梁子宁说 , 既不能丢掉本身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 又要能成功在年轻消费者的认知中占据位置 , 老字号的突围 , 要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
梁子宁越来越感到 , 外部环境在发生变化 , 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互联网平台给了老字号资源倾斜 , 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 。
“今天所有的老字号是当年最成功的新品牌 。 ”阿里巴巴副总裁、天猫事业群副总裁吹雪说 。 今年6月 , 天猫宣布启动老字号拓新计划:5年持续投入10亿 , 从品牌营销、消费者运营、新品研发等方面助力老字号复兴 。
前文提到的《老字号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报告》建议 , 可以鼓励老字号企业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 , 支持平台帮助老字号企业拓展客户、打造品牌 , 进行数字化升级 。 老字号企业可以尝试引入外部力量 , 提升内部组织数字化水平 , 完善供应链 。 老字号自己 , 也要创新产品 , 跨界融合 , 引领和带动国货发展 。
此外 , 相关部门可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健全对老字号的促进服务体系 , 给老字号“扶上马 , 送一程” 。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林健叮嘱 , 不管怎么创新 , 工匠品质、优质服务、诚信经营和历史文化是老字号的法宝 。 把这四点坚持下去 , 才能越做越好 。
梁子宁向科技日报采访人员感叹 , 老字号转型 , 一定要不忘初心 , 不能丢掉产品内核 。 崔宸也认为 , 老字号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 核心仍然是品质第一 , 同时 , 也要和当代消费者的需求做连接 。 “我们是老字号 , 但我们做的也是食品 , 是快消品 , 所以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 跟着消费趋势去走 。 ”崔宸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