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百亿级市场资本却不待见?MCN机构“手上有2亿多流量,但不知未来在哪里!”( 三 )


此外 , 泛娱乐类主播大多不愿带货 , 一个货品30%利润空间已属丰厚 , 主播需要和平台、公司一起分享这30% , 相比之下利润薄而且辛苦 。 资深自媒体人郝亮认为 , 目前泛娱乐主播大多数依赖娱乐打赏 , 未来的趋势一定是直播才艺加带货 。
03
好主播为何难留住?
既然IP人设不清晰的主播难以变现 , 那MCN机构能不能自己培养?
随着抖音快手短视频直播流量封顶 , 行业进入成熟期 , 下一步就是内卷 , 这是行业的基本规律 。 对MCN行业从业者来说 , 大批量制造账号后变现的途径 , 进入这个阶段后已被验证“此路不通” 。 目前行业主流的做法 , 是挑选到有潜质的人 , 精心打造个人“IP” , 为此 , 他们在全国网罗各行各业的“厉害的人”招至麾下 , 打造成行业大V 。
但事实证明 , 这一条路也不那么好走 。 首先是“厉害的人”难签 。 这些人很多都是业内行家 , 本身专业水平过硬 , MCN公司没有真正的内容生产力 , 无法助力主播的发展 , 签约的吸引力不大 。 其次 , 很多专家都是兼职 , 无法完全配合MCN公司的发展要求 。
一位MCN机构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 他们在某五线城市电视台签约了一位主持人 , 兼职做到全网1000万粉丝数后 , 经过多轮游说 , 最近以每年100万的保底收入 , 让该主持人从电视台离职 , 入职他们的公司 。 “她原来在电视台一个月才5000元 , 我们签了她5年 , 每年100万保底 , 提成另外算 。 确实代价很大 , 但只有让她全职 , 才能打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 ”
最后 , 留人难是整个MCN行业最大的问题 。 打造一个IP , 不等于批量制造账号 , 每个IP背后都需要一个团队的力量 ,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 但IP打造出来之后 , 由于利益分配等问题 , IP与公司走向决裂的情况屡见不鲜 。 在采访中 , 几乎每位MCN老板都有过“背叛”的遭遇 , 即精心打造的主播或自立门户、或被同行挖角了 。

平台|百亿级市场资本却不待见?MCN机构“手上有2亿多流量,但不知未来在哪里!”
文章图片

有短视频博主对采访人员表示 , 通常主播们粉丝只要达到几十万后 , 就会不断有一些MCN机构和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邀约签约入驻 。 一些不正规的MCN公司去拉主播的时候可能前面说得很好听 , 比如承诺给主播一个月几万的保底工资 , 但主播过去了之后 , 又不一定会兑现承诺 , 里面有很多坑 , 接的商务质量也是良莠不齐 。 此外 , MCN机构往往会夸大自己的实力 。
“我大概率不会再签MCN机构了 。 ”小雨是一名传统电视媒体的主持人 , 2019年底在一个主播朋友的推荐下合作了一家据说很有实力的MCN机构 。 因为还在广电系统就职 , 小雨担心协议中有很多条条框框会带来不必要的约束 , 因此双方没有签约 , 更多的是口头协议 。 合作方式是 , MCN机构会同时在抖音快手帮她做几个口播型的账号 , MCN机构提供文案和录制场地 , 以及剪辑运营变现的一条龙服务 。 等号孵化起来后 , 通过短视频挂购物车带货变现 , 双方分成 , 她的比例为总利润的20% , 并且其中一个号未来可以交给她自己来运营 。 而她需要去到这个MCN所在的城市录制视频 , 通常去一次用一天时间录上几百条视频 , 大概够运营用两三个月 。 用了大半年的时间 , 抖音的账号没做起来 , 快手倒是起来了两个三四十万的账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