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 , 由于德尔塔变异病毒和疫苗接种方面的挑战 , 我们还没有像我所希望的那样接近疫情的终点 。 我没有预见到如此高传染性的变异毒株会出现 , 而且我低估了说服人们接种疫苗并继续使用口罩的难度 。
尽管如此 , 我还是满怀希望地认为 , 终点在望 。 再做一个预测可能有些愚蠢 , 但我认为疫情的急性暴发期将在 2022 年的某个时间点结束 。
毫无疑问 , 新毒株奥密克戎值得关注 。 包括我们基金会支持的一个名为 GIISER 的网络在内的研究人员们都在抓紧研究以深入了解奥密克戎 , 我们很快就会拿到更多信息(比如疫苗或之前的感染能多大程度保护你免受它的侵害) 。 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任一时期相比 , 世界在应对危险的变异毒株方面都更有所准备 。 比起德尔塔 , 我们更快发现了奥密克戎 , 因为南非在基因组测序能力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如果有必要 , 我们也更有能力制造升级的疫苗 。
任何时候出现新的变异毒株都令人不安 , 但我仍然抱有希望 , 在明年的某个时候 , 新冠将在大多数地方成为像流感一样的地方流行病 。 虽然目前它的致死率比流感大概高 10 倍 , 但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可能将这一数字降低一半或更多 。 社区仍将偶见暴发 , 但新的药物能够治疗大多数病例 , 而医院将有能力照顾重症病例 。 个人的感染风险将足够低 , 因此你在决策中不用再顾虑太多 。 当你决定是否去办公室上班、是否让孩子参加足球赛或去影院看电影的时候 , 新冠都不再是首要的考虑因素 。 几年后 , 我希望每年秋天接种新冠和流感联合疫苗是你们唯一需要想到新冠病毒的时候 。
现在我们正开始接近这场大流行病的尾声 , 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过去两年里什么是对的 , 什么是错的 。 我们能够从全球应对新冠的经历中吸取重要教训 , 为应对下一次大流行病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
尽管疫情的持续时间超过预期 , 但很多方面进展顺利 。 首先 , 我们在疫苗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进步 。 世界从未像应对新冠这样 , 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研发和交付了疫苗 。 事实上 , 在疫情大流行的第一年就能接种上疫苗(而且是多款疫苗) , 这堪称奇迹 。 这一成就归功于全球贡献的多款候选疫苗 。 疫苗的研发有运气的成分 , 我们通过尝试多种研发路径来对冲风险 。
我认为 mRNA 疫苗最终将被视为应对新冠大流行带来的最重要的技术突破 。 mRNA 作为疫苗开发平台被证实有效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 不仅对于此次疫情 , 对于应对下一次大流行病也同样意义重大 。 现在 mRNA 平台已足够完善 , 我们将能在未来快速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 。
推荐阅读
- 虚拟|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二:元宇宙成有用的工具
- 诊断|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三:家庭医疗诊断手段普及
- IT|全球供应25亿剂疫苗 科兴上半年营收110亿美元
- 蛋白|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国药|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IT|以色列正式批准开放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 限免疫力低下人群
- IT|美国CDC:无论接种疫苗与否 民众应避免邮轮旅行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IT|南非研究显示两剂强生新冠疫苗可大幅降低Omicron导致的住院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