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盘点影响未来的六大“黑科技”( 三 )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无论是“第一个获得国家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 , 还是会“跑酷”的波士顿动力机器狗Spot , 机器人已经在工业、医学、农业、服务业、建筑业、军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
与服务机器人不同的是 , 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更注重专业性 。 工业机器人包括焊接、搬运、装配、喷涂等多个工业场景 , 辅助人实现效率的提升 。 特种机器人则面向警用、特殊环境、农业及安防等领域 , 以实现替代人力的目的 。

用户|盘点影响未来的六大“黑科技”
文章图片

博智林测量机器人
其中 , 碧桂园旗下博智林的建筑机器人依托丰富的应用场景资源和需求 , 其产品已覆盖大部分建筑工序 , 目前正应用于中国18个省份的近120个建筑项目 , 积极探索提供全周期的智能建造解决方案 , 缓解行业痛点 。 同时 , 公司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成体系地投入机器人规模化研发的企业 , 正推动传统建筑工地迈向智能建造时代 。
自动驾驶:让AI机器人取代驾驶者

用户|盘点影响未来的六大“黑科技”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自动驾驶 , 亦被称作“无人驾驶” , 是一门交叉学科 , 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 , 并融合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人机交互及自动控制等新型技术 。 通俗来讲 , 自动驾驶就是为了解放驾驶者 , 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 , 也就是一种车辆的高级自动化控制技术 。 同时 ,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的日益深入 , 自动驾驶也已成为其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 , 车辆也越来越趋于机器人化 。
事实上 , 受到计算机智能、基础设施、互联通信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 自动驾驶的落地一直是一道难题 , 亟待攻破 。 美国国家公路管理局(NHTSA)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将自动驾驶分为L0-L5级 。 目前 , 市面上的自动驾驶主要处于L2-L3之间 , 即部分自动化和有条件自动化 。 典型的例子就是特斯拉 , 尽管其新能源汽车一直在全球热销 , 但其交通事故和安全问题频出 。 究其原因就是自动驾驶仍不健全 , 因此业界对自动驾驶是否能落地产生了怀疑 。
另一方面 , 以谷歌旗下Waymo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一直在不断的通过道路测试 , 向自动驾驶的目标迈进 。 例如 , 美国加州的道路测试就吸引了全球的企业参与 , 并推出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试运营 。 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 , 也开放了自动驾驶路测 , 目的也是推动其落地 , 抢抓红利 。 但是 , 这些路测尝试均处于封闭场景或特定区域 , 难以扩大和普及 。 尤其在路况复杂的道路和场景中 , 自动驾驶车辆依旧难逃安全问题的困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