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比特大陆两创始人“内讧”仍未休止,全球矿机巨头何去何从?


每日经济新闻|比特大陆两创始人“内讧”仍未休止,全球矿机巨头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图1/5

采访人员:张虹蕾 编辑:陈俊杰
时隔3年 , 比特币再次迎来一波牛市 。 12月1日 , 比特币创出历史新高 ,价格达到19918美元(Bitstamp交易所数据) 。
在比特币行情向好之时 , 和比特币市场息息相关的全球最大矿机公司比特大陆仍处于两位创始人各自“割据”状态 。
在CB Insights公布的2018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中 , 比特大陆排名第5 。 与之相对应 , 创始人詹克团、吴忌寒分别以295亿元和165亿元财富位居《2018胡润区块链富豪榜》第一、二位 。
不过 , 两人从“黄金搭档”到“权力的游戏”已持续一年 , 围绕比特大陆子公司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比特)的纷争不断 。 比特大陆研发、销售、财务等部门发生不同程度分裂 。 开曼比特大陆投票权纠纷一事的诉讼结果或将成为决定比特大陆控制权归属的关键因素 。
在疫情冲击和矿机行业变化的影响下 , 目前仍然处于割裂的比特大陆何去何从?
谁的比特大陆:两位创始人从互补到对抗
虚拟加密货币再迎强势上涨行情 。
今年以来 , 比特币价格从7200美元一路飙升至20000美元左右 , 业内感叹迎来了牛市 。
而从市场层面看 , 根据全球指数提供商标普道琼斯指数有限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官网新闻 , 公司正在与纽约市加密资产软件和数据公司Lukka合作 , 计划推出全球加密货币资产指数功能 。
不同于2017年各类ICO项目吸引投资者入场 , 此次比特币繁荣周期中有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参与 , 例如支付服务商 Square、PayPal等 , 灰度旗下比特币信托基金(GBTC)的日益合规化与壮大也是一大亮点 。
国盛证券认为 , 随着标普道琼斯加密货币指数的推出 , 将进一步推动传统金融机构资金入局 , (加密货币)合规渠道亦将日益丰富 。 就在行业回暖趋势明显之时 , 区块链明星矿机公司比特大陆控制权之争已僵持许久 , 但从詹克团、吴忌寒两方动作看 , 均未向外界释放明显和解信号 。
双方矛盾今年5月升级 。 5月8日上午 , 詹克团在工商部门领取其作为法定代表人的北京比特营业执照时 , 遭遇执照现场被抢 。
而在经历波折之后 , 詹克团掌握比特大陆主导权 。 今年5月9日 ,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 , 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变更为詹克团 。
此前 , 就营业执照争夺 , 双方各执一词 。
詹克团方称 , 北京市海淀区市监局依法将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恢复登记为詹克团并换发新营业执照 。 在詹克团带领下 , 北京比特复工 , 日常经营步入正轨 。 而吴忌寒方则称 , 当时詹克团已不在北京比特担任任何职务 。 市场监管部门公示登记显示詹克团为法定代表人属登记错误 , 詹克团无权领取营业执照 。
有些戏剧的是 , 在营业执照“抢夺”故事还未被人们遗忘时 , 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再度发生变化 。
9月15日 ,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 , 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吴忌寒 。 同日 , 北京比特官网发布说明 , “北京比特”已于9月14日重新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领取了公司营业执照 , 营业执照载明吴忌寒为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 。 与此同时 , 对詹克团的尊重仍未改变 。
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王怀涛律师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法定代表人变更往往意味着公司控制权转移、经营理念和策略变更,甚至关系公司兴衰 。 频繁更换法定代表人 , 不利于公司制度操作连续性 , 势必影响正常管理和计划实施 。
仅仅4个月 , 詹克团、吴忌寒控制权之争再次公开化 。 双方还在公章、营业执照、矿机资产方面纷争不断 。 此外 , 采访人员获取的资料显示 , 在这期间 ,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曾要求北京比特限期缴回营业执照 , 但由于无法缴回营业执照 , 此前核发的营业执照作废 。
时间回到7年前 , 在街头天桥下 , “85后”吴忌寒偶遇一位销售 , 得知销售芯片是自有研发后 , 通过这位员工找到正在创业的詹克团 。 二人就此结缘 , 后创建比特大陆 。

每日经济新闻|比特大陆两创始人“内讧”仍未休止,全球矿机巨头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图2/5

吴忌寒拥有北京大学经济学和心理学双学士 , 毕业后在风投公司担任分析师和投资经理 , 直到2011年5月偶然接触到比特币 , 成为bitcoin talk中文版版主 , 也是国内首个将中本聪比特币白皮书翻译成中文的人 。 詹克团毕业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 , 离开学校和科研单位后一直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工作 , 深耕芯片行业 。
2013年年中 , 在詹克团带领下 , 基于55nm技术的BM1380芯片研发成功 。 次月 , 比特大陆第一款矿机蚂蚁S1开始出货 。
不难发现 , 二人是配合默契的“黄金搭档” 。 据比特大陆官方微信公众号 , 詹克团在2015年接受新智元及爱奇艺采访时提到:“比特大陆Founder(创建者)是我和小寒两个 , 核心技术团队陪伴了我多年 。 我们配合得非常好 。 ”
“我和Micree(詹克团)更多是一个互补组队的局面 , 就像一个乒乓球双打比赛 , 球打过来 , 谁在最佳接球位置谁说了算 , 大家配合比赛 , 获取胜利是关键 。 ”2018年6月 , 吴忌寒在接受火星财经访谈时表示 。
过往岁月 , 吴忌寒和詹克团带领比特大陆受到资本青睐 , 迎来 “高光时刻” 。
比特大陆昔日的参投方包括IDG资本、红杉资本、美国对冲基金Coatue Management、新加坡政府投资基金EDBI等 。
以2017年收入计算 , 比特大陆为全球第一大基于ASIC的加密货币矿机公司 , 其市场份额为74.5% 。
2018年比特大陆向香港联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 , 公司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矿机生产商 , 专注设计用于加密货币挖矿和人工智能的ASIC芯片 。 2015年-2017年 , 比特大陆收入从1.37亿美元增长到25.18亿美元 , 净利润从4860.3万美元增长到7.01亿美元 , 2018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便分别达到28.45亿美元和7.43亿美元 。

每日经济新闻|比特大陆两创始人“内讧”仍未休止,全球矿机巨头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图3/5

矿机巨头的内耗:治理结构放大战略分歧
时至今日 , 吴忌寒和詹克团均未公开披露二人矛盾根源 。
但在前员工和接近比特大陆人士眼中 , 两人渐行渐远 , 更多是理念、经营决策分歧 , 以及CO-ceo制度缺陷 。
比特大陆两年前在港交所披露的招股书显示 , 詹克团、吴忌寒同为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联席董事会主席兼联席首席执行官 , 负责公司整体策略规划及业务方针 。
不过 , 正是CO-ceo管理架构成为二人矛盾“导火索”之一 。
自2019年3月比特大陆宣布架构调整 , 詹克团和吴忌寒双双卸任CEO以来 , 两人的矛盾持续升级 。 当时 , 多家媒体报道称 , 吴忌寒已淡出公司管理层 , 吴忌寒的关注焦点在区块链 , 而詹克团关注焦点在芯片和AI 。
比特大陆前员工王琳认为 , CO-ceo制度在公司发展顺利、资金充裕时 , 缺陷并不明显;但出现财务压力时 , 决策效率较低矛盾会被持续放大 。 此外 , CO-ceo制度容易让公司员工形成“站队” , 导致内部治理难度加大 。 最高经营者之间的矛盾或不同点很容易传递到员工 , 影响部门融合 。
德恒律师事务所刘安邦律师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CO-ceo有利于企业的制衡 , 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发展的稳定性 , 也可能是合并企业的过渡之选 。 但要注意的是 , 在具体施行过程中 , 两位CEO实际角色的定位、管理权力、管理责任分工过程中如果出现矛盾 , 容易产生权力的模糊与冲突、责任不明、员工执行困惑 , 并会影响企业整体健康发展 。
采访人员获取的一份文件显示 , 2018年北京比特的管理架构就发生变化 , 管理人员集中度提升 。 2018年11月 , 北京比特的董事成员由詹克团、赵肇丰、吴忌寒、周峰、葛越晟变更为詹克团 , 监事成员由胡一说变更为吴忌寒 。 此外 , 公司不设董事会 , 设执行董事一人 , 由股东委派选举产生 。
“詹克团可能更希望看长远的回报 , 在技术方面有自身情怀、理念;而吴忌寒更偏重投资人风格 , 他更看重项目管理 。 ”今年8月 , 接近比特大陆的李灿对两位创始人给出了上述评价 。
王琳回忆 , 2017年之前 , 比特大陆处于轻资产、高利润发展期 。 但在经历几轮融资后 , 2017-2018年 , 投资、人员投入扩张速度较快 , 成本投入不断增长 。 此外 ,2018年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 。 财务压力随之而来 , 两人矛盾持续升级 。
“比特大陆进入AI领域后 , 一直处于投入阶段 。 ”王琳说 , “当时进入这一领域 , 两位创始人都认同 , 认为这是未来发展趋势 。 不惜高薪挖来很多人才 , 也希望能在AI领域进行长久持续的投入 。 ”

每日经济新闻|比特大陆两创始人“内讧”仍未休止,全球矿机巨头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图4/5

然而 , “理想太丰满 , 现实太骨感 。 ”比特大陆AI业务营收一直不明显 。 矿机销售是比特大陆最赚钱的业务 。 2015-2017年三年间 ,其矿机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是78.6%、77.3%、89.9% 。 在2018年上半年 , 这一比例扩大到94.3% 。 此前外界也有比特大陆“用矿机养AI”说法 。
矛盾真正公开化始于2019年 。 2019年3月26日 , 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 , 比特大陆招股说明书失效 。 同年10月29日 , 吴忌寒发布内部信 , 解除詹克团在北京比特一切职务 。 这被外界看作比特大陆内斗正式爆发 。
当时 , 詹克团在深圳参加2019年深圳安博会 。 等他回到比特大陆时 , 却发现已被禁止进入公司的办公区域 。 此后 , 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由詹克团变更为吴忌寒 。 之后不久 , 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由吴忌寒更换为刘路遥 。
“在某种意义上 , 每个公司都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 只是比特大陆表现形式更激烈 。 ”矿圈接近比特大陆人士李毅佳表示 , 吴忌寒和詹克团真正分歧 , 除当事人主动发声 , 很难说清孰是孰非 , 但二人在公司业务决策层面确实存在分歧 , 两人不同经历和背景导致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眼光不一样 。 彼时 , 矛盾导火索可能是吴忌寒对詹克团投资逻辑不认同 , 认为一些项目投资决定可能过于激进 , 才有2019年年末“分道扬镳” 。
而吴忌寒方今年7月在内部信指出 , 2019年9 月 , 财务部门测算 , 公司截至10月底的资金缺口已高达3亿美元 。 外界看来风光无限的明星企业实际已到崩盘边缘 。 由此 , 才有2019年10月28日之股东决定 , 免除詹克团于公司原任职务 。
“从发展时间来看 , 比特大陆还是初创公司 , 之前走得有些快了 。 詹总技术情怀比较强 , 吴总投行出身在战略方面有一定专业度 。 如果做好分工 , 未来比特大陆发展是无限量的 。 但两个老板都不是管理出身 , 发展到一定程度管理缺陷凸显 , 需要找专业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 。 ”王琳这样认为 。
被撕裂的僵局:双方割据仍在持续

每日经济新闻|比特大陆两创始人“内讧”仍未休止,全球矿机巨头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图5/5
图片来源:摄图网
持续矛盾带来的是经营业务“分裂”和员工队伍缩减 。
吴忌寒宣布解除詹克团职务后 , 比特大陆在2019年年末迎来一波裁员潮 。
采访人员从多个信源获悉 , 彼时 , 詹克团亲手搭建的AI团队是“重灾区” 。
“你有这么多工资要去发 , 不缩减没办法 。 比特大陆此前一直是轻资产发展 , 突然成本压力很大 。 ”王琳表示 , “当时裁员决定确实很痛苦 , 究竟要裁哪个部门、达成何种协议 , 很难构成完美平衡点” 。
除人员精简 , 比特大陆业务呈现分化 , 截至9月初 , 采访人员从一位接近比特大陆的人士处了解到 , 詹克团管理公司芯片研发、硬件研发、嵌入式软件研发、供应链和AI市场销售等团队 , 吴忌寒管理公司财务、矿池和矿机销售团队 。
但在此前 , 吴忌寒方发公开信表示 , 已启动供应链二部运作 , 替代詹克团控制的世纪云芯原在集团体系内之角色 , 同时 , 吴忌寒担任执行董事的Bitmain Tech(香港比特)享有比特大陆所有在生产BM芯片的全部知识产权 。
另一方面 , 采访人员从多个信源了解到 , 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 , 吴忌寒与詹克团双方进行过一些协商 , 但未达成切实有效的最终结果 。
此外 , 今年6月23日 , 北京比特微信公众号 “ 蚂蚁矿机ANTMINER” 发布了关于北京比特经营协作的磋商及实施进展公告 , 称两位大股东就公司生产经营等基本问题进行磋商 , 并初步达成共识 。 但让外界叹息的是 , 很快 , 这份公告被删除 。
“只要公司没有明确发文 , 都是沟通没有结果 。 也许双方主要纠结点可能在于谁把谁买走这个状态吧 。 ”李毅佳表示 。
两人纷争最终体现在股权 。 比特大陆股权最上层为开曼公司 , 开曼公司100%持股香港公司 , 香港公司100%持股北京比特 , 北京比特是比特大陆主要经营实体 。 依照比特大陆申请在香港上市时所披露的章程规定 , 开曼公司实行AB股 , 其他股东持有的A股仅为1倍投票权 , 詹克团和吴忌寒手中持有B股拥有10倍投票权 。 因此 , 持股36%的詹克团掌握59.6%投票权 , 持股20.25%的吴忌寒掌握33.5%投票权 。 而在此后 , 据多家媒体报道 , 吴忌寒在2019年11月13日取消了B股10倍投票权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获取的比特大陆在今年8月发布的全员内部信显示 , 2019年12月 , 詹克团就吴忌寒在2019年11月13日取消比特大陆B类股10倍投票权一事向开曼法院提起诉讼 。 而诉讼结果 , 或将是解决比特大陆股东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 。
一位矿机领域的公司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抢夺公章、营业执照、诉讼 , 本质是吴、詹二人经营理念分歧 , 谁都不愿妥协 。 此外 , 双方“内讧”可能会持续 , 很难有一方绝对胜出 。
前述高管认为 , 吴忌寒和詹克团持续纷争带给行业很大伤害 。 作为头部企业 , 连续不断的动荡给员工带来惶恐 , 归属感很差;作为曾经的创业伙伴 , 双方本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 但由于格局不够 , 上演“同甘不能共苦”戏码 。
外患中的挣扎:最重要的是“活下去”
在双方纷争内耗压力下 , 比特大陆业务推进也受波及 。
北京比特官网9月14日的说明显示 , “2020年以来 , 管理层的矛盾让我们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均受到了损伤 。 客户流失 , 员工被迫站队 , 福利无法得到保障 。 各种突发事件和负面新闻 , 甚至阻挠了上市计划 , 承诺给员工的期权几乎变成废纸 。 ”
在王琳看来 , 二人争斗之下 , 给业务(如矿机)带来损失 , 致使一些项目停滞推进 , 公司发展已不如之前顺利 。
“管理层面分裂对公司目前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 但在一些具体项目 , 双方也进行一定合作 。 ”谈及双方纷争给公司业务带来的影响 , 詹克团方面今年9月初回应称 , “北京办公室全面复工已经3月有余 , 公司目前正在平稳运行 , 各部门的业务开始正常推进 , 逐渐步入正轨 。 AI业务层面上 , 落地场景日益丰富 , 近期 , 我们多个项目正在落地中;矿机业务方面 , 我们正在不断探索新技术 , 努力突破行业上限 , 多币种多技术节点同时开花 。 ”
另一方面 , 除内耗压力 , 比特大陆也面临宏观外部环境波动 。
2020年初 , 疫情席卷全国 , 比特大陆、嘉楠耘智、神马矿机当时均发布公告 , 推迟生产、发货、售后等时间 。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 , 俄罗斯、伊朗等主要矿机购买国家也出现物流中断 , 无法运送矿机 。
此外 , 今年5月 , 比特币第三次减产 。 新区块诞生奖励将由12.5枚比特币降至6.25枚 , 每日比特币产量将从1800个降低至900个 , 挖矿难度再次提升 。
但是 , 在比特币行情向好之时 , 北京比特的法定代表人已更换四次 。 与之对应的是 , 两位创始人吴忌寒和詹克团仍未握手言和 。
李毅佳坦言 , 疫情影响下 , 市场上流动的钱不多 , 也潜在影响矿机售卖和AI等业务推进 。
此外 , 多位人士认为未来比特大陆AI、矿机业务应并行发展 。
李毅佳认为 , 从营收看 , 矿机营收确实比AI多;但从投入看 , 两个板块业务更多源于销售层面划分 , 本质上均需要技术支撑 , 矿机、AI研发也很难分拆 。 从短期发展来看 , 矿机确实有较好效益 。 但从长远角度看 , AI的前景也值得期待 , 并为公司发展培育新市场 。 未来 , 比特大陆AI市场营收比例、合作伙伴数量均会上升 。 不过 , 在AI领域的项目落地上 , 相较软件公司 , 硬件企业回收周期也会比较长 。
李灿表示 , 比特币市场是存量市场 , 肯定会被挖完的 , 市场对矿机需求可能会逐渐削弱 , 如果只做矿机 , 公司发展有止境 , 未来希望比特大陆在矿机、AI领域均有新空间 。
而在资本市场 , 一直以来 , 三大矿机巨头都渴望进入主流资本市场 。 2018年 , 嘉楠科技、比特大陆和亿邦国际三大矿机厂商集体赴港上市 , 但均未能如愿 。 如今 , 嘉楠科技、亿邦国际均敲响了上市的钟声 , 但比特大陆上市仍未明朗 。
此前 , 比特大陆内部信显示 , 随着在开曼的诉讼法律事实清晰 , 相信很快就能得到公正的判决 。 届时 , 比特大陆集团的股东纠纷将彻底终结 , 比特大陆也将全面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 并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实现IPO 。
“目前 , 两个人可能很难握手言和 , 都希望增量自己的业务 , 对公司有绝对控制权 , 员工也很难受 。 此外 , 矿机行情并不是很好 , 现在是一个渡过难关的时期 , 如果真的不去奋斗的话 , 未来很难有人说清 。 ”王琳十分无奈 , “开曼的结果也很重要 , 结果出来是不是会发生新的变化呢?”
而在10月12日 , 北京比特工商信息变更 , 詹克团卸任经理职位 , 新增吴忌寒为总经理 。 工商信息变更之后 , 比特大陆业务经营还将发生哪些变化?采访人员就相关问题分别联系吴忌寒、詹克团双方 , 但截至发稿前 , 未获得回应 。
在采访人员获取的一份北京比特由詹克团、吴忌寒二人共同签字的2018年的公司章程中 , 提出“客户至上、技术争先、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宗旨 , 但现实的情况是 , 两位创始人至今该怎样和解尚未明朗 。
“不论两个创始人关系如何 , 公司还是要活下去 , 还要赚钱 , 还要往前走 。 ”一位比特大陆的员工告诉采访人员 , 希望身边的人能关注自身工作内容 。 “对于公司来讲 , 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活下去 , 员工需要思考怎样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 谋求更大利润空间 。 ”
(实习生杨煜对本文亦有贡献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王琳 , 李毅佳 , 李灿为化名)
采访人员手记|比特大陆创始人"割据"带来什么启示?
7年前 , 吴忌寒和詹克团相遇 。 此后 , 两位创业伙伴带领比特大陆占领全球7成的矿机市场 , 受到全球知名资本青睐 , 迎来无数个“高光时刻” 。
7年后 , 昔日并肩作战的伙伴陷入“割据”僵局 , 目前仍未释放出明显的和解信号 。
对于比特大陆两位创始人 “权力的游戏” , 业界除了惋惜 , 更关注的是比特大陆何去何从?
正如一位研究企业的管理人士感叹 , 企业掌舵者精神状态、管理层的意见统一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 。
【每日经济新闻|比特大陆两创始人“内讧”仍未休止,全球矿机巨头何去何从?】在比特币新一轮牛市再起时 , 矿机争霸赛也进入下半场 , 站在新的起点 , 比特大陆如何破局?两位创始人之间的恩怨何时冰释?这是外界的思索 , 更需要经历商业的变革和时间的考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