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特斯拉否认“欺诈”,维权车主:有胜诉信心 绝不和解

特斯拉与二手车维权车主韩潮的纷争仍在发酵 。
继特斯拉公司多次对外界回应"不存在欺诈行为 , 将提起上诉 。 "之后 , 韩潮于12月8日对时间财经表示 , 自己对最后胜诉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 "我觉得最后结果不会有任何变化 , 一审中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 包括法院委托的司法鉴定 , 都已经找出所有关键点 , 认定特斯拉存在主观欺诈 , 所以我不可能败诉 。 "此外 , 韩潮也对时间财经强调表示 , "万一败诉 , 我也绝不会与特斯拉公司和解 。 "
据韩潮提供给时间财经的一份《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显示 , 一审法院认为:"不论从积极的作为还是消极的不作为来说 , 特斯拉公司都符合欺诈的客观要件 。 特斯拉公司对涉案车辆所发生的事故以及维修情况是知晓或者应当知晓的 , 其具备欺诈的主观条件 。 "最终 , 一审法院判定撤销双方签订的《二手车订购协议》 , 特斯拉退还原告车主韩潮购车款37.97万元并赔偿113.91万元 。 即特斯拉在本案中构成欺诈 , 需要"退一赔三" 。
据以往特斯拉在国内与多位与消费者合同纠纷案中 , 其极少败诉 。 此次 , 特斯拉被一审法院判定存在"主观欺诈" , 并"退一赔三"也表明 , 在涉及消费者维权的案例中 , 作为首个大规模采用直销模式的车企 , 特斯拉成为了直接担责的一方 , 经销商不再首当其冲 。
争议焦点
不过 , 目前本案争议焦点除特斯拉公司在销售涉案车辆过程中是否构成欺诈外 , 涉事车辆是否存在"结构性损伤"成为另一个焦点 。
对于是否存在主观欺诈 , 虽然特斯拉公司在一审结果出来后仍予以否认 , 但韩潮也告诉时间财经 , 特斯拉公司肯定存在主观欺诈 , 在他看来 , 构成欺诈有三个要素 , 特斯拉知情并隐瞒 , 作为消费者其对特斯拉隐瞒的事实不知情 , 第三则是特斯拉隐瞒的事实影响影响其购买或不够买的基础判断 。 基于上述三个要素 , 他做出了错误判断 , "如果知道车是切割车 , 我为什么不选正常车?即便只有一台 , 我也不会买切割车 。 "
韩潮还表示 , 其在使用于特斯拉二手车官方平台上购买的Model S二手车发生故障后 , 得知该车辆曾发生过车辆左后身轮胎上方翼子板的切割和重新焊接的维修记录 , 但其在购买该二手车时候 , 特斯拉并未告知 。 "我对车辆的出险和检测记录 , 是否为事故车完全不知情 。 去年8月份 , 我在驾驶涉事车辆时出现突然失速、刹车失灵等问题后 , 多次自费查过这辆车的出险记录和事故情况 , 但均未查询到结果 。 "
特斯拉公司则称 , 在原车主使用车辆期间 , 车辆在2019年1月8日在行驶变道时发生极为轻微的碰撞剐蹭事故 。 "特斯拉公司对该事故也不知情 , 不存在欺诈的故意 。 对于该事故 , 只需要对相应叶子板和后杠进行修复或更换即可 。 "
一审结果出来后 , 韩潮于2020年12月7日也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表示 , 据国标《汽车车身术语》GB/T4780-2000 , 车身的结构件是组成车身本体的部分 , 车身本体是指结构件与覆盖件焊接或者铆接之后不可拆卸的总成 。 他也表示 , "(涉事车辆)切割部分时从C柱切割掉了整个一侧的后围 , 而切割部位是特斯拉原厂与C柱一体焊接或者铆接成型的整体 。 "韩潮认为 , 翼子板的维修部分涉及到了车辆的结构件 , 属于"结构性损伤" 。 但根据特斯拉方面的说法 , 该损伤仅涉及翼子板而不涉及车体骨架 , 不影响车辆的安全使用 。
韩潮表示 , 其曾在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建议下 , 于2019年11月曾委托天津万丰机动车鉴定评估有限公司出具过一份技术鉴定意见书 , 据韩潮提交的单方委托完成的《技术鉴定意见书》 , 涉事车辆左C柱外板存在多处事故修复痕迹 , 左后轮眉前部至左C柱里部呈现线45度修复痕迹有切割焊接 , 根据修复工艺符合左C柱外板更换 , 鉴定车辆是事故车 。 韩潮因该鉴定支付鉴定费6000元 。
而特斯拉公司对《技术鉴定意见书》不认可 。 庭审中 , 特斯拉公司表示 , 据原车主发生事故现场照片、事故认定书以及维修单等证据 , 可以证明事故只伤及车身左后部叶子板及后保险杠边缘及轮毂表面 , 完全没有伤及车辆安全结构 , 不构成重大事故或者结构性损伤 。
特斯拉公司对该《技术鉴定意见书》不予认可 。 此情况下 , 经一审法院组织 , 双方均同意由北京晶实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有限公司对涉案车辆进行司法鉴定 。 一审法院委托的评估公司出具报告则显示 , "该车后叶子板维修后对车辆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 。 "
不过 , 特斯拉公司仍对该鉴定意见提出了异议 。 最终 , 一审法院认定 , 在双方对涉案车辆是否因事故发生结构性损伤存在分歧的情况下 , 特斯拉公司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 。 另外 , 从特斯拉公司提交的涉案车辆维修照片看 , 涉案车辆的维修确实涉及到大面积切割、焊接等 , 这种修理方式和程度必然对消费者的购车意愿产生重要影响 , 而特斯拉公司仅仅告知韩潮"车辆不存在结构性损伤" , 尚不足以达到应有的信息披露程度 。
值得注意的是 , 一审法院也提出 , "重大事故""结构性损伤"的界定并没有相关客观标准可作为依据 , "特斯拉公司作为专业汽车制造和销售企业 , 在向消费者出售其官方认证二手车时 , 应当依据诚实信用原则 , 对交易车辆的状况尤其是曾经的事故和维修情况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作出具体详细的说明 。 "
而韩潮提供给时间财经一段庭审视频片段显示 , 特斯拉方曾表示:"像这样的二手车 , 销售给原告的价格只有30多万 , 怎么可能对车做一个司法鉴定一样的每个部位都拆出来检查 , 这是不可能的 。 "
反赔30万?
韩潮曾在一审判决结果出来后在微博发文称 , 自己与特斯拉的二手车维权纠纷案经历一年4次开庭才终于胜诉 , 特斯拉被判"退一赔三" 。 回忆这段维权经历 , 韩潮对时间财经表示 , 自己的付出的时间成本就是这一年 , "经济损失大概在10万元吧 。 "
一审法院审理认定 , 韩潮与特斯拉公司签订《二手车订购协议》 , 购买 model S 二手车一辆 , 价格为379700元 。 韩潮在2019年5月31日付款 。 特斯拉公司向韩潮开具发票 。 2019年6月5日双方办理完毕车辆过户登记 。 车辆登记证书显示 , 该车辆于2019年5月16日登记过户至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 特斯拉公司销售人员汪晨赟曾向韩潮承诺涉案车辆保证没有发生重大事故或者是火烧、水泡车 , 也不存在结构性损伤 。
韩潮表示 , 2019年8月24日晚 , 其驾驶该车行驶在高速上时 , 车辆突然出现刹车失灵、失速的情况 。 据韩潮表示 , 在上述事故出现后 , 其曾咨询过特斯拉的工作人员 , "他们跟我说 , 不敢保障下次不会再出现失速 。 那谁还敢再开?"随后 , 其表示自己多次与特斯拉公司沟通退车 , "但特斯拉跟我说不可能原价退车 , 理由是这车我开过 , 加上正常损耗 , 需要折损10万元 , 此外 , 特斯拉也明确告诉我 , 公司要挣差价 , 不可能原价退车 。 "
在经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协调未果后 , 韩潮提起诉讼 。 "因为我提起上诉 , 特斯拉要求我归还之前因事故发生后他们提供给我的代步车 。 此外 , 这期间我开代步车大概8个月 , 他们还要求我支付他们每天1500元的代步车使用费 , 总计支付30多万元 。 "据韩潮表示 , 特斯拉提供给他的代步车是一辆老款的model S , 华飞科达车辆租赁平台显示 , 特斯拉model X/S/3月租为一万元起 。
不过 , 代步车使用费似乎并没有那么高 。 据都市快报2019年报道 , 浙江宁波汪先生曾花100多万元购买一辆特斯拉 , 在行驶不到20公里出现故障后 , 汪先生要求退车 , 特斯拉公司拒绝退车 , 并提供代步车予汪先生 。 但汪先生仍提出退车要求 , 双方就此僵持 。 随后 , 车主被起诉 , 特斯拉公司索赔近77万元 。
特斯拉|特斯拉否认“欺诈”,维权车主:有胜诉信心 绝不和解】在双方僵持过程中 , 汪先生使用的特斯拉代步车 , 成为导火索 。 2018年11月 , 特斯拉公司向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起诉 , 要求汪先生原状返还代步车 , 并支付车辆使用费、被侵占期间的修理维护费等费用 。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 , 汪先生于2018年12月将代步车返还给了特斯拉公司 。 最终 , 海曙法院一审判决汪先生向特斯拉公司赔偿损失60000元 , 驳回特斯拉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 后汪先生也已向特斯拉公司支付了赔偿款 。 该案中 , 汪先生驾驶代步车共17个月 , 赔偿特斯拉共6万元 , 即日均使用费约为120元 。
时间财经随后也咨询了神州租车天津北洋桥店 ,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店这边1500一天月租的车极少 , 现在最贵的大约在一天800-900 , 就沃尔沃S90 。 "
遭多人维权
值得注意的是 , 时间财经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特斯拉"为检索词搜索后得到近千篇文书 , 其中 , 特斯拉多次因销售的新车或二手车存在产品瑕疵被消费者上诉 , 但在已判决的案例中 , 消费者胜诉案例并不多 。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天津)有限公司、郑鑫买卖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为例 , 消费者郑鑫于2017年10月 , 以超82万元从特斯拉天津公司处购买特斯拉牌X75D5型号轿车一辆 。 2017年12月16日 , 郑鑫发现车辆左后门左后膀存在喷漆、维修痕迹 , 经与特斯拉天津公司协商无果 , 故郑鑫起诉 。
上述案件争议焦点也为特斯拉天津公司在涉诉车辆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 同样 , 郑鑫也要求退一赔三 。 最终一审法院支持了郑鑫主张撤销双方汽车买卖协议 , 退车并退款的诉请 。 不过 , 二审法院推翻了一审法院认定的特斯拉天津公司在车辆销售过程中故意隐瞒了车辆的真实情况存在欺诈行为 , 并驳回了郑鑫原审的全部诉讼请求 。 此背景下 , 郑鑫还被判支付两次审理的诉讼费 。
据今年8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郑鑫、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天津)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显示 , 郑鑫的再审诉求已被驳回 。 特斯拉公司也在诉讼中表示 , "郑鑫仅因一处轻微车漆问题 , 却拒绝合理协商 , 一味抱着退一赔三的念想缠诉 , 其再审申请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 , 请求予以驳回 。 "
韩潮也对时间财经表示 , 自己在一年的维权过程中 , 认识了数位与其有类似遭遇的特斯拉车主 。 据其提供的一位车主的维权经历显示 , 一位李姓车主表示 , 自己因为觉得特斯拉口碑还可以 , 就在官网二手车中了一款S60D , 并在官网付款后并提车 。 "当时下单的时候 , 一看价格489000元 , 觉得价格比其它平台贵很多 , 但觉得是特斯拉官网可以保证质量 , 就没在意太多 。 但后来车子出了事故 , 我去维修 , 维修工作人员告诉我 , 这是事故车 。 在他的指导下 , 我看到了各种修理痕迹 ,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 我信任的超级公司就这样?"另一位维权者则表示 , "特斯拉答应我退车 , 但需要我撤诉 , 我撤诉后 , 他们又反悔不给我退车了 , 说是法务不同意 。 "
官网显示 , 成立于2003年的特斯拉 , 是美国一家知名的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 。 近期 , 据专门追踪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情况的研究机构EV Sales Blog数据显示 , 今年到目前为止 , 特斯拉已售出了约26.1万辆Model 3 ,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了12%的份额 。 在10月份的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中 , 特斯拉Model 3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电动汽车 。
截至美东时间12月7日收盘 , 特斯拉股价大涨逾7% , 公司总市值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 。 而截至12月8日收盘 , 特斯拉股价再涨1.27% , 报收649.88美元/股 , 总市值为6160.22亿美元 。 也就说 , 在连续2日内 , 特斯拉已上涨超8% , 而今年以来 , 特斯拉股价更是经历多次上涨 , 一年内涨幅已高达667% 。 针对上述多个问题 , 时间财经联系特斯拉北京公司 , 截至发稿 , 未获回复 。